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手指脚趾发麻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1-07-2971924次播放

视频内容:

手指、脚趾发麻,要注意是否和末梢循环不畅有关。首先需核实导致发麻症状的诱因,近期是否有剧烈的运动或者是不适当的损伤。

所谓末梢循环不畅,大多数是患者有基础疾病。比如老年的糖尿病患者,易造成末梢的循环障碍,需积极的治疗原发疾病,尤其要控制血糖,尽可能保持末梢的充分血液循环,可用活血化瘀类药物,配合局部的按摩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另外,手指、脚趾的发麻和神经末梢的本身病变有关,和遗传基础疾病相关,可到医院神经科就诊,进行相关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除外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44
2型糖尿病吃倍长平降糖效果好吗
倍长平一般指倍长平考格列汀片,2型糖尿病患者吃倍长平考格列汀片降糖效果通常较好,该药物可以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建议患者遵医嘱用药。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通常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等有关。早期较好地控制血糖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长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因此,平稳地控制血糖水平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重点。患者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倍长平考格列汀片控制血糖,该药物属于DPP-4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也能显著降低糖耐量异常患者的餐后血糖。倍长平考格列汀片具有超长疗效、肝肾无忧、平稳放心的优点。即药物半衰期达131.5小时,为双周口服制剂,尤其适合频繁出差、旅游的患者。药物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肾功能不全、轻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通常也可以正常用药。采用葡萄糖依赖性降糖机制,可降低低血糖的风险,减少药物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等带来的治疗顾虑。对于确诊了2型糖尿病的患者,如果是糖化血红蛋白≤8%,可以遵医嘱单独服用倍长平考格列汀片;如果糖化血红蛋白>8%,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可以遵医嘱将倍长平考格列汀片与金卡平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联合使用,确保平稳控糖。具有调节血脂的效果。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进食糖果、蜜饯、糕点等高糖食物,可以通过快走、慢跑等运动方式增强身体素质。
胰岛素值低是什么病
正常非肥胖成人的空腹胰岛素释放值(IRI)在35.88-107.63pmol/L,明显低于此值可判断为释放偏低。胰岛素不足,直接导致体内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蛋白质分解增多。胰岛素水平低,常常见于1型糖尿病,或者成人迟发性糖尿病,也可能胰腺炎后胰腺功能受损。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来的β细胞破坏,从而导致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胰岛素是由β细胞产生的,而且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就是胰岛素,所以,如果β细胞的功能水平下降,体内胰岛素是缺乏的,就会出现血浆中胰岛素水平低、血糖升高。另外,严重的2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病程很长,也会出现胰岛素水平低。
语音时长 01:10

2021-04-19

97075次收听

如何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肩上的负担也是越来越重了,很多病的发生都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糖尿病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引起糖尿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它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我们应该如何去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呢?
糖尿病发作的因素有哪些
糖尿病发作的因素有哪些?糖尿病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大家对该疾病都不陌生,据调查显示,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因此我们要积极了解其发病因素,做好预防措施,那么,糖尿病发作的因素有哪些呢
糖尿病应该怎么锻炼
糖尿病患者最基础的治疗就是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增加运动指的是根据患者个人的特殊体质以及个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锻炼的。首先建议有氧运动,比如,有规律的进行快步走,慢跑,游泳,羽毛球,骑自行车等等。对血糖控制非常有好处,如果患者空腹血糖比较高,可以选择早晨空腹进行锻炼,当然如果患者空腹血糖并不高,就不建议空腹锻炼,因为锻炼以后有可能导致低血糖发生,如果餐后血糖比较高,可以针对餐后血糖情况进行锻炼,这样就能够平稳的控制餐后血糖。当然,如果患者下一餐前容易血糖偏低,就不建议在下一餐前进行锻炼,因为锻炼过多,消耗能量太多,也会导致低血糖发生,因为糖尿病患者需要把血糖控制越平稳越好,血糖波动越小越好,这样才有利于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运动也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决定,也需要监测血糖。
语音时长 01:36

2020-02-13

56296次收听

糖尿病要终身服药吗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一般情况下糖尿病需要终身吃药,糖尿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根治的办法。现在所有的治疗方法,都是控制血糖到理想范围,目前还不能根治糖尿病。控制血糖的目的就是为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轻易的让血糖达到正常,不用服药。如果不坚持用药,血糖得不到理想的控制,就会出现很多并发症。最常见的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可以出现高血糖高渗状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各种感染;长期的血糖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会出现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坏疽、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但是也有极少数血糖不是很高的患者通过饮食、运动就可以让血糖达标,但是需要持之以恒,并且需要定期复查,一旦血糖难以控制,就需要口服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31

51812次收听

糖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环境免疫因素也可引起糖尿病。1、遗传因素: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2、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3、免疫因素也参与其中。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语音时长 02:10

2019-12-30

64487次收听

02:18
糖尿病的自我疗法
糖尿病的治疗实际上是涉及患者医生综合的治疗,患者积极的态度更为重要。对于糖尿病的自我疗法,首先强调控制热量,在保证营养充分的基础之上,按照每天的运动量制定适合的饮食方案,提倡饮食品种的多样性,同时保证这种粗细搭配,适合长期的饮食的治疗。根据每个人的年龄,身体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的方式,一般每周可以150分钟左右的运动量。另外血糖的监测以及规律的就诊和医生的良好配合,也是自我治疗的重要方面。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乳酸酸中毒、低血糖、低血糖昏迷等。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当血糖很高的时候,有一些诱因,比如感染、分娩或者是外伤、情绪激动等等,这些都可以引起急性并发症,在短时间内血糖急剧增高,使体内代谢紊乱,酮体增加,引起酮症或者是酮症酸中毒。二、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和糖尿病酮症的病因是一样的,比如感染、外伤、分娩,或者是情绪激动等,在短时间内血糖急剧增加,引起体内的渗透压的变化,引起电解质和水、盐电解质的平衡紊乱。三、乳酸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相对比较少见。另外低血糖,或者低血糖昏迷,都属于急性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24

2019-11-27

59798次收听

02:10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非常多,主要包括血管并发症,出汗多、大小便问题,阳痿,牙周炎、各种合并感染脓肿、疥肿等并发症。一、血管并发症,又分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硬化、脑血管病、脑中风等;微血管并发症最主要的是肾病、糖尿病、肾脏病三方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二、出汗多、大便不通、糖尿病性腹泻、糖尿病神经源膀胱尿不出来、尿潴留、阳痿等并发症也非常多。三、牙周炎、各种合并感染脓肿、疥肿,妇女的外阴瘙痒、反复的泌尿系感染、肺结核多种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都是急性并发症。
01:36
糖尿病不能吃什么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比较高,所以甜的食品,如点心、糖块、蛋糕等口感特别甜的食物,一般不要食用。另外糖尿病人和正常人一样,需要补充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些食物,也不能随便吃。糖尿病人有专门的糖尿病食谱,对于食物有量的规定。比如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脂肪的摄入,以及蛋白质的摄入,都需要严格控制,总之糖尿病人饮食上需要严格管理。
糖尿病新药有哪些
虽说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控制不好就会影响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从而引起别的并发症。随着科技的发达,新药都在不断的涌现。而且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只要持续服用药物,就可以控制住好病情,在生活中与常人无异。
糖尿病不能吃什么
糖尿病的患者不能吃含糖较高的糯米,含淀粉的爆米花,红枣虽然有益气补血的功效,但是含糖较高也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2型糖尿病患者不可以吃干果,因为浓缩后的食物含糖更高,油腻的食物也不可以吃,会引发心脏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吃一些新鲜的水果。
03:04
糖尿病中医叫什么病
糖尿病在中医中称为“消渴病”,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主要表现是多饮、多食、多尿,其次还包括体重减轻,也就是常说的“三多一少”。一、上消在肺,病人主要表现为口渴。患者喝水较多,是正常人好几倍,甚至有些病人1分钟不饮水就渴的难受,饮水后仍然觉得口渴。中医认为是肺热、肺燥引起上消;二、中消在胃,主要表现为病人老饿。中医认为胃热、肺里有火时,会出现“消谷善饥”,即特别容易把吃进去的东西消化,出现老饿情况,属于胃火、胃热较重。胃在中医里属于中焦器官,叫中消;三、下消主要表现为小便频、尿量也比较多。
糖尿病如何克服饥饿感
昨天一个已经是糖尿病的朋友告诉我,她经常感觉饿,问怎么办?如何克服饥饿感?控制饮食后,很多糖尿病患者常常感到饥饿难忍。其实饥饿感是糖尿病的一种症状,经过治疗病情改善后,饥饿感就会减轻。饥饿感如果很强烈,建议试试以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