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微创术后多久恢复
发布时间:2018-08-1756412次播放
视频内容:
脊柱骨折和身体的其他部位骨折一样,它的愈合也属于松质骨的骨折,恢复要快一些,三个月左右就能够自我愈合。但是老年人的骨折愈合能力要差一些,骨细胞的生长能力缓慢,骨形成的能力也低,所以脊柱骨折的恢复速度要比平时多两三个月,但一般来说也不会超过六个月。
所以对于脊柱压缩骨折的病人,一般建议病人要佩戴腰围,戴三个月左右下地活动的时候,可以解除腰围,进行正常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减少腰背肌的肌肉萎缩,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脊柱骨折脱位患者的饮食建议有哪些需要补钙吗
脊柱骨折的症状有哪些
脊柱骨折后会伴有着一系列症状,首先皮下会有淤血的症状,而且骨折部位还会有疼痛感,后期还会出现呼吸受到限制,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出现合并脊髓损伤,还可能造成完全瘫痪的表现,所以需积极接受治疗,千万不要耽搁病情。
脊椎错位最明显的症状
脊柱损伤手术适应症有哪些

脊柱骨折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种骨折,大部分患者是保守治疗,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必须做手术。手术适应症如下:1、脊柱骨折损伤脊髓和周围脊神经,必须做手术;2、腰椎或者胸椎甚至颈椎的爆裂性骨折,造成椎体或者脊柱不稳定,会影响患者以后的学习、生活,这种情况必须手术;3、骨折伴有脱位或者占位,占位占有椎管一半以上或者椎体压缩超过1/3以上者,也需要手术治疗。4、伤后脊髓功能继续恶化;5、X线照片发现骨折片嵌入椎管;6、神经根有持续刺激症状,脑脊液有阻塞者;7、脊椎小关节突交锁及椎弓骨折;8、损伤平面在颈6〜胸1伴有脊髓受压症状者;9、晚期由于骨痂、椎间盘组织、黄軔带及粘连性蛛网膜炎刺激神经根,且有进行性脊髓马尾神经压迫症状者,手术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脊柱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时效
一般而言,倘若脊柱骨折发生的同时,并发了脊髓损伤,那么这种情况必须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这个时候,手术治疗通常有两个目的,首先是帮助骨折的复位稳定;其次就是帮助脊髓进行减压,继而为脊髓损伤的恢复提供一个有力的环境。
脊柱骨折是怎么引起的
脊柱骨折引起的原因比较多,但是主要就是因为受到了外伤,比如出现了车祸,或者是受到重物砸伤,还有高处坠落等,都有可能造成脊柱骨折,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尽量保护自己,避免特殊情况的出现。出现脊柱骨折后要及时加以治疗。
脊柱骨折的搬运方法是什么

脊柱骨折的搬运方法是要注意拉伸曲直,颈部,背部,腰部,还有骨盆保持一条直线,搬运最好是有2到3个人。一个人托住头部,肩部还有臀部和下肢,使肢体保持一条直线进行搬运,不要一个人抱肩部,一个人抱下肢,类似抬口袋的方式,或者翻身的时候采取拧麻花的方式,都容易对脊柱造成损伤,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搬运过程当中,一定要用硬的直板,比如门板或者是担架。用软质的帆布也容易对脊柱造成损伤。脊柱是起一个对人体的支撑和保护脊髓的作用,如果脊柱骨折以后对脊髓造成严重损伤,就会导致四肢运动感觉障碍,危险性就比较大,所以在搬运过程当中要非常注意。首先要注意观察病情,如果发现比如有颈部、背部、腰部和骨盆的损伤,不要轻易搬动,最好等专业人员协助处理。
脊柱骨折导致瘫痪怎么处理

脊柱骨折导致瘫痪初期要保持生命体征的平稳,恢复脊柱的稳定性,解除对神经的压迫,防止初期的并发症,后期要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可以积极地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初期手术以后需要注意初期的并发症,比如褥疮、肺炎、泌尿系的感染、下肢静脉的血栓,还有低钠血症,肌肉功能的挛缩,关节的挛缩,肌肉功能的恢复。后期问题会比较多,主要涉及到比如瘫痪的患者会出现泌尿系统的问题、排便的问题,然后四肢功能的问题,这就需要进行专科治疗,可能涉及的方面就比较广。脊柱骨折导致瘫痪这个问题可能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一般脊柱骨折治疗分为初期治疗和后期治疗,初期治疗一般只能是伤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来治疗,还有后续治疗方法,就是伤后一个月以上了。

脊椎损伤患者搬运方法
脊柱骨折后,避免私自搬动,避免抬口袋方式或翻身时采取拧麻花方式搬运,避免用软质帆布,否则都会对脊柱造成损伤,诱发严重后果。脊柱对人体有支撑和保护脊髓作用,脊柱骨折后对脊髓造成严重损伤,会导致四肢运动感觉障碍,危险性比较大,因此在搬运过程当中要非常注意。一、发现患者有损伤情况下,注意观察病情。若有颈部、背部、腰部和骨盆损伤,不要轻易搬动,最好等专业人员协助处理;二、搬运过程当中注意拉伸曲直,即颈部、背部、腰部以及骨盆保持一条直线。最好2到3个人共同搬运,共同托住头部、肩部、臀部和下肢,使肢体保持一条直线,不要一个人抱肩部,一个人抱下肢,类似抬口袋方式,或翻身时采取拧麻花方式,以上都容易对患者脊柱造成损伤,产生比较严重后果;三、搬运过程中,要用硬直板,如门板或担架。不要用软质帆布,否则也容易对脊柱造成损伤。

脊柱骨折多久可以恢复
脊柱骨折分为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稳定性骨折保守治疗6到8周左右,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1到2天可下地走动,不稳定性骨折术后3到4天可下地,完全愈合要两到三个月。一、稳定性骨折是保守治疗,卧床休息。一般卧床6到8周就可下地进行负重活动;二、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一般建议做椎体后凸成形术,做完手术以后1到2天就可下地;三、不稳定性骨折需要手术治疗。若采用坚强内固定手术,可能三四天到一周患者就可下地。骨折完全愈合,考虑需要2到3个月时间。

脊柱骨折病人如何搬运
脊柱一旦发生骨折后,首先是现场帮助他的人必须做出正确的判断,要有一种意识,判断出他可能发生脊柱骨折。搬运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一定要让病人的躯干平躺在平板床上或者担架上,不要让病人去屈伸他的身体,不能让病人坐起来或者背着这个病人,这是一个错误的搬运方法。因为脊柱的骨折会累积到它的稳定性,会造成后方脊髓或者神经的压迫,造成二次损伤。所以如果搬运不当,就会给病人造成更大的损伤。所以要帮忙,但是不要帮倒忙,要讲究一个正确的搬运方法。

脊柱骨折微创手术方法是什么
脊柱骨折微创手术方法:脊柱的骨折是一个压缩性的骨折。它是低暴力引起的脆性骨折,可以通过微创的方法进行手术的治疗。脊柱骨折微创手术是专门用来治疗压缩性骨折,微创的方法早期适用于治疗血管瘤疾病,巨大的血管瘤引起椎体疼痛,可以用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压缩骨折经过微创治疗以后,患者会感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疼痛消失了,而且能够在早期下地活动,减少卧床的时间,有利于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他各种器官关节功能的恢复。

脊柱骨折术后怎么护理
脊柱骨折患者做完手术,必须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无论是做了微创手术,还是做了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固定减压手术,必须要做专业的护理。作为病人和家属都应注意,平时患者要注意保持身体的稳定性,脊柱做完固定以后,一定要注意轴向翻身,就是在床上翻身时,一定不要去拧腰椎或者胸椎,而应该整体翻身。尽早下地活动,减少肌肉和骨骼的萎缩。如果身体情况允许应该早点带腰围,早点下地,在别人帮助下,逐渐去负重活动,减少褥疮,肺炎等并发症,同时能够减少肌体,肌肉和骨骼废用性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