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太阳穴
发布时间:2018-11-0162510次播放
视频内容:
太阳穴属于经外奇穴,是人体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穴位,可以治疗头晕、头痛,眼干、眼痒、失眠、焦虑等疾病。太阳穴属于人体中的死穴,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这个位置。在目外眦以及眉外梢作一条连线,连线中点往后一横指有一个小凹陷,这个凹陷的位置就是太阳穴。因为颅骨骨板最为浅薄,太阳穴也最容易按压和碰触。
太阳穴主要的作用:
一、可以治疗头部疾病,也就是头晕、头痛一系列的疾病,尤其是偏头痛,它的效果非常好。
二、可治疗失眠、焦虑、紧张、抑郁一系列情智系统疾病。
三、太阳穴靠近眼部,所以它对眼部疾病也有一定的调理和治疗作用,比如眼睛干、痒,以及麦粒肿早期,都可以选取太阳穴,在太阳穴点刺放血,治疗眼周的疾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按摩太冲正确手法
按摩太冲穴的手法可采用中指或拇指进行按揉,按揉时掌握好力度,保持力量均衡。太冲穴是肝经的重要的穴位,是第三个穴位,如果出现肝气郁滞,情志焦虑的情况,这个穴位的按揉的感觉就会比较酸胀,按揉的时候要注意好力度,尤其是自我按摩力度要柔和有力,保持力量比较均衡要渗透,如发现相对应的位置按揉比较敏感,要由轻到重的去按揉。太冲穴也称为消气穴,一般身体出现情绪不畅的时候,通过按揉这个穴位,能够起到减轻焦虑、疏肝理气的效果,临床上可以配合合谷穴一起来点按,每次点按五分钟左右,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调节作用。
小海穴

小海穴的位置小海穴,它在肘关节的位置上。屈肘的时候,在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凹陷,这个位置就是小海穴。怎么去取这个穴,一般来说可以仰掌,在这个位置,就是尺骨鹰嘴。在这个里侧,是肱骨内侧髁,在它之间的这个点,就是小海穴。按压这个地方的时候,会感觉到小海穴,有一种麻的感觉,能窜到小拇指,这个位置就是小海穴。小海穴的功用小海穴,能够疏通局部的经络。同时,小海穴由于有安神定志的作用,小海穴局部的治疗作用是非常好的。像局部的手臂的挛急,以及像尺神经损伤,这样的病痛的时候,都容易取到小海穴。它可以改善局部的疼痛,缓解小指这一侧的麻木,有很好的疏通经络的作用。再有,小海穴它是心经的合穴,有很好的调神的作用。对于癫痫、精神分裂症、舞蹈症等神志病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小海穴理疗的方式:怎么去用小海穴,一般的来说,可以采用针刺的方法。取到小海穴,然后用一寸到一寸半的针,在这个位置进行直刺,直刺0.3-0.5寸,局部产生胀感或者有窜麻感为度。另外,也可以用手指去弹拨小海穴,一般来说,用拇指或者是食指以及中指的指腹,可以来回的进行小海穴的弹拨。也可以在小海穴的这个位置上,进行环转的揉法,都是可以的。一般来说,我们说弹拨3-5下即可。环转的按摩,一般来说,按摩半分钟到一分钟。再有,也可以采用艾灸的方式。可以用艾条点燃之后,围着小海穴的位置进行回旋灸,也可以进行温和灸,起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一般来说,灸5-10分钟,以局部皮肤发红,热力渗透为度。小海穴治疗的频次:是根据病情的病症,如果说局部的疼痛比较重,建议每日均可治疗。像对于神志病的调整是需要长期的,逐渐的进行。小海穴的禁忌首先来说,小海穴下边是尺神经,因此禁忌过度的治疗。像过度的弹拨,以及过重的针刺手法,都能够造成尺神经的损伤,而造成小拇指以及无名指这一侧的麻木。因此,禁忌用重的手法。再有,小海穴的刺激量是非常大的,像婴幼儿,像孕妇,以及体质虚弱的人,要慎用腧穴。
商丘穴

商丘穴位置它位于内踝尖的前下方凹陷,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商丘穴如何取穴商丘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腧穴,在内踝尖端的前下方,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在这个位置,就是商丘穴。商丘穴的功效它有很好的健脾的功效,它用于腹胀腹泻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逆这样的疾病治疗,也可以有很好的缓解局部的治疗的作用,比如说足踝的扭伤,足部的水肿。商丘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取到商丘穴之后,我们用一寸的针沿着,前下方的凹陷直刺,与皮肤呈90度角进行直刺,取局部得气,酸麻胀重即可,也可以用艾灸,离皮肤大概5-10公分的距离,然后在部位进行温和灸,或者是回旋灸,可以采用按摩的手段,采用点按的方式去治疗,也可以采用揉法去治疗。商丘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根据病症的轻重来决定,如果说脾虚的比较厉害,腹胀的比较重,我们建议连续治疗,一般来说每日治疗一次,当症状改善之后,我们建议治疗频次下降,比如说一周治疗一次两次即可,作为保健的按摩,每天都可以进行,每天可以按摩3-5分钟,如果作为艾灸来说,也可以每日进行,每天进行5-10分钟的艾灸。商丘穴的禁忌首先要控制进针的深度,不宜过深,而且不宜使用重手法,在推拿的时候,也不宜使用过重的手法,强的手法,在艾灸的时候,我们建议,如果是糖尿病的病人,我们建议艾灸的时间要缩短,每个穴大概灸3-5分钟即可。

外关穴
外关穴位置在我们的手臂的前侧,它在我们的前臂部位,它是在腕背横纹上两寸。外关穴如何取穴首先来说,我们露出我们的前臂,找到我们的腕横纹,再找到我们的肘横纹,我们把它分成一半,之后,我们再把它分成1/3,腕横纹上两寸,在桡骨和尺骨之间,就是外关穴。外关穴的功效外关穴可以有疏风清热,同时它有活血止痛的作用,它可以通利三焦经,有很好的退热的功效,它对很多头面部的疾病有很好的作用,再有由于上火导致的牙龈肿痛,外关也可以很好的退热,可以治疗颈项部的疾病,它可以治疗淋巴结的炎症,外关穴,局部的治疗作用也很好,它可以用于偏瘫,腕臂活动不利导致的疾病。外关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我们取腕背横纹上两寸,用针刺的方法,采用针的直刺,进针大概是0.5寸到0.8寸左右,局部取胀感,或者是让感觉沿着臂向肘关节去传导,还可以采用艾灸的方式,是用艾条灸,手持艾条在外关穴的位置上进行悬灸,也可以用回旋灸,也可以用温和灸,也可以采用直接灸的方法,我们可以取一部分的艾绒,把它固定在外关穴上,然后进行点燃也可以,可以采用按摩的治疗方法,按摩主要是采用点按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揉法,可以采用拇指的螺纹面去操作,也可以用中指的螺纹面进行揉法,以及点按的方法去治疗。外关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治疗频率取决于它的病症,比如说像外感头疼急性发作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外关使用的频率就要高,比如说我们可以每日针灸,或者是每日按摩一次都可以,如果说疼痛改善了,我们可以每周治疗2-3次为宜。外关穴的禁忌它的禁忌,主要是针刺的方法要得当,它不宜过深,过深之后容易损伤神经。
做完按摩后背部疼究竟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厥阴经的循行线上,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对胸胁胃脘的胀满疼痛、冠心病心绞痛、噎膈症、疟疾等病疗效甚为理想,绝大多数针一次即显效。而对于有的人来说,通过按摩内关穴,对身体带来的好处有很多,消除疲劳,帮助入眠、减轻晕车晕船症状、宁心安神等等。
脏腑点穴是什么
脏腑点穴属于中医疗法,也就是施治者通过双手或“指功”作用于患者的经络穴位来实施治疗的,重点部位在腹部,也可以用于治疗身体四肢,腰背疼痛一系列的疾病,达到恢复身体脏腑的功能。运用脏腑点穴对于患者来说既不用针又不用药,效果很好,自然很受欢迎。
手臂上有什么穴位
手臂上的穴位也是有很多的,比如劳宫穴、鱼际穴、少府穴、合谷穴等,通过缓慢按压方式放松肌肉、常按肱中穴轻松瘦手臂,建议大家平时可以按摩这些穴位,对身体也是特别有好处的。其实身体有很多的学穴位,大家都可以了解,平时可以做好保健,对身体有很大的益处。
上臂粗是什么经络堵了
上臂粗应该是三焦经不通导致的,手臂两侧的三焦经一共有46个穴位,想要瘦上臂,可以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也可以适当的喝一些薄荷茶,或者采取药物温敷、三线放松等方法舒筋通络,让手臂尽快瘦下来。
足三里穴位怎么找
足三里穴位位于外膝眼下3寸部位,一般由外膝眼向下量四横指就可以找到。而通过针灸或者其它方法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同时可以补中益气,改善气血虚弱等病症,而且也能通经活络,提高免疫力。
印堂穴是什么
百会穴的位置在哪里

什么是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一个穴位,在人体小腿的内侧,内踝尖上三寸的位置。三阴,即足三阴经;交,即交会。三阴交穴是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三阴交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所以名叫三阴交穴。三阴交不但有健脾的作用,并且对肝经和肾经也有调理的作用。可以调理阴虚、脾虚等病症,是一个常用的保健穴位。

百会穴怎么找
百会穴是两个耳尖连线跟人体的正中线交汇的这个点。百会,即一百条经交汇的地方,人体的头顶部。两个耳尖的连线定位来找百会穴。两个耳朵对折,最高的地方叫耳尖。两个耳尖连线跟人体的正中线交汇的这个点是百会穴。中医认为前发际到后发际是十二寸,中点就是六寸,向前一寸,离前发际五寸的地方是百会穴。

什么是头维穴
头维穴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可以醒神、养脑、健智、益脑,预防老性痴呆,治疗偏头痛。头维穴在头部前发际的位置。同时它和头部供血有密切的关联。胃是气血运化的渠道,摄入所有的饮食都归于胃。胃把食物运化后生成气血,气血上行到身体周围,同时也上行头面,头维穴位就是头部维持血液运行的穴位,所以平时有头晕、头部昏沉、嗜睡的患者,采用按摩或针刺头维穴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头维穴在前额角发际上零点五寸。如果从中点开始算,中点的位置叫做神庭穴,神庭穴到额角大概是四点五寸,所以从中点神庭穴向外侧量四点五寸,或找到额角发际向上量半寸,都是头维穴。平时经常搓揉或梳理头维穴局部的头发,可以预防老年性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