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谷穴的作用与功效
发布时间:2019-02-1474062次播放
视频内容:
从中医范畴上来讲,合谷穴具有止痛、疏风解表、清热、活血通络的功效。作用: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女性妇科疾病、皮肤病,可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可降低血压、镇静神经。
合谷穴在临床上是一个止痛常用的穴位,有很好的止痛作用。另外,合谷穴还有疏风、解表、清热,能治疗像感冒、头痛、鼻塞不通这些症状;还能够活血通络、祛风解表,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还能治疗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科的疾病。
合谷穴的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但应用的最多的还是止痛的作用。平时如果出现头痛、牙痛、痛经等症状不严重时,可以按摩合谷穴缓解疼痛的症状。合谷穴为全身反应的最大刺激点,可以降低血压、镇静神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如何刮痧后背
临床上遇到一些受凉以后背酸痛、感冒发烧,体温降不下来的患者,都可以采用刮痧后背的方法来治疗。刮痧后背的方式要对后背进行清洁,之后涂抹一些刮痧油,然后用刮痧板针对局部自上而下进行刮拭。刮痧时一般都是单向的刮拭,掌握的距离为五到十公分,通过10-20次刮拭后,能够看到局部出现淤青、淤紫的情况。之后可以继续向下刮拭局部,当后背均出现了痧时,就需要停止刮拭。在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度,因为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力不一样,如果患者比较敏感,刮拭时需要掌握力度,尽量轻柔一些,如果患者耐受力相对较高,刮拭时可以力量大一些。之后要注意避风,适当的喝一些温水,能够促进体内的代谢,也可以更好地改善局部的疼痛、受凉的症状。除此之外,也可以配合拔罐、按摩的手法,能够更好地改善这个患者的症状。
印堂穴

印堂穴的位置印堂穴在我们的头部在两眉中间,在我们的头正中线上。印堂穴如何取穴印堂穴在我们的头部,在两个眉毛的正中间,在我们头部的人体正中线上。印堂穴的功效印堂穴可以调整我们的神志,对失眠,紧张,焦虑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可以治疗头疼,以及鼻炎鼻窦炎导致的这种头部的困胀压迫感,还对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有很好的疗效。它还可以明目,安神,对小儿的惊风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还可以醒神,开窍。印堂穴最合适的理疗方法印堂穴理疗可以针刺,刮痧,按摩和艾灸。针刺时,先把皮肤提捏起来,然后用一寸的毫针,沿着皮肤表面平刺,进针0.3-0.5寸,以局部胀感为度。刮痧时,用刮痧板的角去刮,沿着皮肤刮治,对于头疼,视物不清都有很好的效果。艾灸时,一般用艾条,距离皮肤5-10公分,采用回旋灸和温和灸,以局部发红热力渗透为度。推拿时,可以采用揉法。印堂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印堂穴理疗的频率与病症的程度有关,重时一日一次,症状缓解后,一周1-2次。印堂穴的禁忌针刺时要采用平刺,不能直刺。按摩的时候,手法不要过重,禁忌暴力按压。
大椎穴

大椎穴位置大椎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凹陷中。大椎穴如何取穴建议取患者正坐低头位,在颈后正中看到一个非常突起的,就是第七颈椎的棘凸,下面的那个凹陷就是大椎穴的位置。大椎穴的功效首先,大椎穴可以升阳气,它用于这种阳气的闭郁,比如说怕冷,后背的发凉发沉,这样的病症,大椎穴有很好的生阳的作用,另外大椎它是气血之汇,它可以治疗很多头面部的疾病,比如说面部的红,痤疮。特别是出脓疮这样的疾病,我们可以采用大椎的泄法去治疗,另外大椎还可以治疗颈项的僵硬,肩背的不舒。大椎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针刺法:针刺向上斜刺,0.5-1寸,不宜针刺过深,过深容易造成患者肢体剧烈疼痛、肌肉萎缩甚至是高位截瘫等,所以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生处进行此法。艾灸法:用艾条艾灸,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至局部皮肤发红,皮肤有温热感,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按摩法:先左手后右手,4指并拢放于颈项部,反复斜擦大椎穴30~50次,若擦后局部发热,则效果最佳,刮痧法:在大椎处刮痧时,要刮出痧点,拔罐法:一般要留罐10分钟。大椎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是根据病症的这个程度来确定的,比如说像这种阳热抗盛的这个病症,那么他用的是放血的这种方法的时候就不宜过多,一般来说,三两天治疗一次即可,如果用刮痧的方法是轻刮的话,可以隔1-2天治疗一次,如果你采用重刮的这个手法的话,认为一般来说两周治疗一次即可。大椎穴的禁忌大椎穴的这个位置深度,它是有脊髓的。因此,针刺的时候禁忌深刺,这样的话避免损伤脊神经。

天宗穴
天宗穴位置位于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在冈下窝中央冈下肌中,是手太阳小肠经常用的腧穴之一。天宗穴如何取穴取到背部,我们摸到肩胛冈,再摸到肩胛下角,取1/3,天宗穴是在上1/3的位置上,这就是天宗穴天宗穴的功效它有很好的舒筋活血,缓急止痛的作用,同时,天宗穴可以宽中理气,天宗穴对于胸闷咳喘,胸胀这样的一些病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它可以有效的缓解咳嗽,以及喘憋这样的症候,另外天宗穴,有很好的局部的治疗作用,像颈椎病,以及肩周炎引发的肩背的疼痛。天宗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天宗穴可以采用针刺治疗,可以采用推拿治疗,也可以采用刮痧治疗和艾灸治疗,也可以采用拔罐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针刺的方法。天宗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要看病症的情况,如果病症重,症状很重,疼痛很重,建议每日治疗一次,如果疼痛变轻了,症状改善了,建议一周治疗2-3次为宜。天宗穴的禁忌它的刺激量比较大,如果是体质特别虚弱的病人,禁忌使用重手法。

曲池穴
曲池穴位置它在肱骨外上髁,跟尺泽穴连线的中点。曲池穴如何取穴把前臂暴露出来,微微的弯曲,在我们的肘关节的位置上,我们会摸到一个骨头,就是我们说的肱骨外上髁,而中间的曲肘的时候,我们能发现有一条纹,就是我们的肘横纹,在摸到肘横纹里面是肱二头的肌腱,在它的外侧缘,跟硬硬的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这个位置就是曲池,还有一个非常简便的取法,就是当把手臂曲成90度角的时候,曲池曲肘在纹头的尽端,这个位置就是我们说的曲池穴。曲池穴的功效首先来说,曲池穴它有清热的作用,它可以用于,外感的发热,它可以退热,它可以明目,它对于视物不清,有很好的作用,它可以清头面的热,它跟其它穴位相配,它可以起到补益阳明气血的功效,它可以治疗胃疼腹泻腹胀这样的一些病症,可以治疗高血压,可以治疗心慌,胸闷这样的循环系统的疾病,还有很好的局部的治疗作用。曲池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我们最常用的是针刺艾灸推拿,也可以用刮痧的手段去治疗,一般的来说,曲池穴会用到1.5寸的针,当取到穴位的时候,垂直于皮肤进针,在这个地方得气之后,行提插捻转,取到针刺的胀感,甚至有的时候,会要求针感,沿着前臂的下方去放散,也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回旋灸,在距离皮肤大概5-10公分的位置上,采用回旋灸的方式去进行,也可以采用温和灸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温针灸的方法去治疗,也可以用艾绒搓成米粒样,在这个地方进行米粒的直接灸,也可以隔姜灸,就是把一个姜片放在上面,然后点燃艾柱进行施灸,可以点按曲池穴,用按摩的手法,可以用拇指的螺纹面,对曲池穴进行回旋的揉法,也可以采用按法,也可以用中指的揉法以及中指的按法去操作,再有,我们可以采用刮痧的方法,可以采用角刮的方法,在这个位置进行刮痧,一直到它出痧发红为度。曲池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曲池的治疗的频率,它是根据病症来决定的,病症重的时候,我们一般的来说,会一天针灸一次,或者一天按摩1-2次均可,如果说病症缓解了,我们会根据症状的进行治疗,然后频率是可以降下来的,比如说一周1-2次就可以了。曲池穴的禁忌针刺的时候不宜过度的捻转,过度捻转之后,容易造成肌纤维的损伤,另外,按摩的时候也不要过重的进行弹拨,容易造成肌腱的损伤。
按摩头部有哪些好处

头部有很多条经脉分布,比如有督脉、有膀胱经、有肝经、胆经、三焦经等等。通过头部的按摩能够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除瘀滞,能够发挥以下的作用。首先,可以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这样头部按摩能够快速赶走疲劳的感觉,使身体恢复活力;还可以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头部的按摩能够舒缓,大脑皮层的紧张状态,使人放松心情,有利于缓解亚健康状态,改善失眠多梦、焦虑抑郁倾向。还有一些小孩受到惊吓以后,进行头部的按摩,能够镇静安神,改善他这种惊恐、睡眠不安的状态。另外,头部的按摩有通络止痛的作用,按摩能够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减轻和消除各种的偏头痛,还可以延缓脑部功能的退缩,也就常说的老年痴呆的状态,还有头部按摩有平肝熄风的作用,对于一些眩晕类的病症,比如高血压、美尼尔,或者颈椎病,还有脑供血不足,还有更年期等等这些疾病,导致的这种眩晕,中医说是肝阳上亢,用它可以有平肝熄风的作用。所以当上述问题出现的时候,都可以通过按摩头部来辅助治疗的。
常按涌泉穴有什么好处
涌泉穴是人体中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它位于人的脚底,具体位置大约是在当你弯曲自己的脚趾的时候,要用力,在脚底的最前边出现的那个凹陷的地方就是涌泉穴,黄帝内经说过,肾经就是从脚底的这个涌泉穴来的,从脚底扩散到全身的每个角落。
按摩什么穴位止呕吐

呕吐按摩什么穴位,临床经常有患者问,如果外出坐车乘船的时候出现晕船、恶心呕吐,有什么办法能够治疗,手头又没有什么药物,这个时候告诉您有一个穴位可以试一下,就是内关穴,内关穴是中医心包经的穴位,它在腕横纹下两寸,这个两寸是指中医的同身寸,就是取穴病人本身的四横指代表三寸,以这个丈量单位去丈量,从腕横纹下两寸,两寸是在手的前臂的两筋中央,取的穴位就是心包经的内关穴,中医有胸腹若有疾,速与内关谋的说法,因此出现一些恶心呕吐,甚至心慌、胸闷、气短的患者都可以紧急地按压、按揉内关穴来进行紧急地治疗。如果针灸治疗恶心呕吐,针刺内关一般半寸到一寸,如果手头没有针具的时候,患者也可以自行按压自己的内关穴,轻柔的按压或者按揉就可以。

印堂在什么位置
印堂穴是在两个眉头连线的中点,在找印堂穴的时候也可以在头面部的正中线上,就是从鼻尖往上引一条直线,和两个眉头连线中点的交叉地方,就是印堂穴。在降眉间肌中布有额神经的分支滑车上神经,眼动脉的分支额动脉及伴行的静脉。取定穴位时,患者可以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印堂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印堂穴是在头面部,所以主要能够治疗头痛、眼睛红肿、疼痛,还有鼻塞不通这些症状。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鼻炎、鼻窦炎,以及感冒引起的鼻塞不通。
承山穴在哪个位置

承山穴在小腿后侧、腿部后正中线上。在临床取穴的时候,当小腿绷直或者脚跟轻微上提的时候,会有一个两侧的腓肠肌形成,在腿的后侧会有凹陷,凹陷的地方就是承山穴。承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现在经常会说承山穴具有祛湿的作用,但是在临床上用承山穴并没有感觉到承山穴有很明显的祛湿作用。只是一个治疗局部或者治疗足太阳膀胱经病的一个重要的穴位,比如治疗坐骨神经痛,会取到承山穴,或者是抽筋的时候,会按压承山穴,而在祛湿方面没有一个特别明显的临床疗效。祛湿通过健脾才能够达到祛湿的效果。临床上往往会选阴陵泉。阴陵泉是足太阳脾经的一个重要的穴位,穴位有很明显的祛湿效果。扎了阴陵泉,留针30分钟以后,患者会觉得明显的腿部轻松,会改善双下肢水肿的状态。阴陵泉其实是祛湿的一个重要的穴位。

后溪穴的作用与好处
后溪穴有治疗和调节颈椎病、颈部疼痛以及后枕部的疼痛、后背部的疼痛、腰部的疼痛等作用。比如经常坐办公室的职员,低头时间长会出现颈肩部的疼痛,或绝大部分司机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从而出现腰部的疼痛,所以在工作间隙,可以轻微按揉或者点压后溪穴,对于缓解颈部的疼痛和腰部的疼痛,都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后溪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内侧缘,在小指指节后,掌指关节缘后侧,赤白肉际凹陷处。后溪穴非常常用,临床作用也非常广泛。对于学生而言,经常写字,手掌或前臂内侧缘按压在书桌上,时间长会引起手局部的僵痛、麻木等等,后溪穴位有非常良好的调节局部疼痛、麻木的效果。建议学生和经常做文案的人员,工作间隙经常按揉后溪穴,可以缓解手内侧疼痛、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