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

发布时间:2019-05-3056422次播放

视频内容:

如果怀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该迅速到医院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该补液。因为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往往有脱水的表现,所以要对患者进行补液。输液第一个小时应该要输1000到1500毫升的液体。同时鼓励患者多喝水。患者渗透压升高之后,休克的症状会逐步缓解。
第二,要使用胰岛素。静脉注射胰岛素,把血糖降下去,抑制酮体的产生。
第三,补钾。酮症酸中毒的患者,除非血钾特别高,一般都要补钾。因为使用胰岛素会导致低血钾的发生,所以要给患者静脉补钾。
第四是要控制酮症酸中毒的合并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04
木糖醇孕妇可以吃吗
木糖醇孕妇通常可以吃,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可自行盲目用药。木糖醇是一种营养药,性状是白色结晶、结晶性粉末,具有引湿性,通常属于糖尿病患者的糖代用品,服用后能够补充热能,改善糖代谢,该药物的甜度、产热量和葡萄糖基本类似,孕妇服用后一般不会导致身体健康受影响,也不会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如有必要,建议遵医嘱服用药物。孕妇服用后,可能会有肠鸣、腹胀、腹泻等轻微症状,如果症状较轻,一般会自行改善,若是症状持续加重,孕妇需要及时咨询医生。孕妇日常要保证膳食结构的合理,避免暴饮暴食,同时不可吸烟、饮酒、滥用药物,对胎儿发育不利。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
酮体是怎么回事
酮体是肝脏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成分统称为酮体,所以酮体是脂肪的分解产物。在健康人体中少量的酮体,以78%的β-羟丁酸、20%的乙酰乙酸和2%的丙酮的比例,存在于血液当中。当肝脏内酮体产生的速度,超过肝外组织利用的速度的时候,血液酮体增加可以出现酮血症,过多的酮体从尿液排出形成酮尿。正常人进食糖类物质增多也不会导致酮体的增多,但是糖尿病患者是非常容易出现酮体阳性的,尤其是一型糖尿病,这是由于胰岛素水平的绝对缺乏有关。当然部分二型糖尿病患者在合并感染、应激等血糖控制很差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糖尿病酮症。糖尿病酮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的酮症发展为酮症酸中毒,可导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早期较轻的酮症,可能没有不适的症状,但酮体累积持续加重,发展为酮症酸中毒的时候,就会出现像口渴、多饮、乏力、多尿,这些糖尿病症状加重的现象,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严重的时候就会表现为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球下陷、脱水的表现,以及钾、钠、氯电解质紊乱。所以对于酮症,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急性并发症,需要积极的干预治疗。对于普通人出现酮体的几率,是非常少见的。但部分人群像孕妇,可以出现尿酮的现象,但并不是真正的病理现象。
语音时长 02:34

2021-07-09

93056次收听

血糖空腹7.1算不算糖尿病
按照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已经算糖尿病。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这样的,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mmol/L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就是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是6.1mmol/L到小于7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是在7.8mmol/L到小于11.1mmol/L,是糖尿病前期,但是7.1mmol/L刚刚跨进糖尿病的标准,所以7.1mmol/L算糖尿病。但要注意,若偶尔抽到一次空腹血糖7.1mmol/L还不能算糖尿病。要求如下,如果有三多一少症状,空腹血糖超过7mmol/L,算糖尿病,如果没有三多一少症状,一次结果不算,必须在另一天再查一次空腹血糖,如果还是7.0mmol/L以上,如果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算糖尿病了。当然这里再延伸一下,比如1次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同时2小时血糖还超过11.1mmol/L,也算糖尿病。
语音时长 01:28

2021-07-09

67568次收听

糖尿病足的治疗
糖尿病足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足部出现感染、溃破,以及伴有缺血神经病变导致的综合征,一般会有足部的明显的分泌物有感染,严重的影响骨骼甚至发生骨髓炎,或者变黑坏死也就是常说的糖尿病足坏疽,这种情况就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糖尿病足首先需要查下肢血管彩超,一般下肢血管会出现动脉硬化有斑块,严重的出现动脉闭塞所以下肢缺血导致的溃疡这种。回去以后必须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如果局部感染比较明显需要做细菌培养,也就是培养局部伤口的分泌物,来确定敏感的药物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当然局部清创换药非常重要需要找专业医生进行。如果下肢血管只是狭窄可以让血管外科进行手术治疗一般可以选择支架球囊扩张等治疗效果非常好。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13

55262次收听

02:27
糖尿病怎样治疗
糖尿病要通过控制饮食,合理运动,选用合适的药物,同时要监测血糖,配合糖尿病健康教育等进行治疗。一、饮食控制实际上是总热量的限制。二、找到适合的运动方式,长久坚持。三、药物治疗。比较传统的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磺脲类等药物,普通的口服降糖药物无法控制,或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四、糖尿病监测,规律的血糖监测,才能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五、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及并发症有全面了解,积极的心态去配合,才能全面控制血糖。
低血糖晕倒该怎么办
低血糖导致的晕倒,主要见于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非糖尿病人,是胰岛素瘤引起的低血糖。这种情况导致的晕倒,可以给患者喂一点糖水,他可能会缓过来。第二种是糖尿病人低血糖引起的昏迷。昏迷说明患者的低血糖情况比较严重,患者的脑功能暂时性丧失。所以这时,最好的办法是给患者静脉注射葡萄糖,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可以注射胰高糖素,可以升高患者的血糖。但是这种药物现在来源太少,一般情况下也拿不到。但是将来可能会在糖尿病的抢救包里面放胰高糖素。如果患者晕倒时,没有输液的条件,也没这类药物,一旦患者晕倒了,旁人可以给他喂糖水,但是要注意不要误入气管。要给患者侧着喂糖水。这个时候可能患者就会缓解。
语音时长 01:39

2019-06-11

58532次收听

01:41
妊娠糖尿病症状
妊娠糖尿病,是指孕妇之前没有糖尿病,而到了妊娠期,血糖增高的现象。妊娠糖尿病是否出现症状,要关注孕妇的血糖情况。如果孕妇的血糖很高,比如空腹超过11mmol/L,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和糖尿病一样的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等表现。如果血糖不太高,患者不会有任何症状,和正常人一样。而现在研究发现,大部分妊娠糖尿病人的血糖都是轻度增高,所以绝大部分病人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少部分严重的妊娠糖尿病人会有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的表现。
02:02
什么是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指的是身体中间的各种内分泌腺体,包括其中的一种腺体,只要出现分泌功能不正常,都属于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概念非常广泛。脸上长粉刺,女性月经失调,这些症状都可以称为内分泌失调。但是内分泌失调并不是特指这些症状。内分泌失调可能脑垂体功能出现障碍、甲状腺功能障碍、甲状旁腺的功能障碍、还有胰腺的功能障碍、肾上腺的功能障碍,以及性腺的功能障碍等很多方面,判断是否有内分泌疾病,需要到专科医生那里去进行咨询或者相关的检查。
糖尿病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以并发症为主要危害的进展性疾病。因此,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推进,并发症会逐步出现,会对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造成损伤和危害,引起致死、致残。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多方面,从血管神经到组织器官都会出现并发症。最常见的三种并发症是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和神经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会导致糖尿病眼底病变,造成视物模糊、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最开始会出现蛋白尿,之后肾功能逐步下降,最终会透析、出现尿毒症。大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脑血管疾病,会导致心梗、脑梗,致死致残。神经并发症主要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引起患者四肢感觉的异常、致糖尿病足,危害巨大。
语音时长 03:24

2019-05-30

54885次收听

糖尿病人要怎么运动
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们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选择正确的时间进行运动,最好是在饭后进行运动,如果在饭前进行运动,很容易使血糖或者是其他部位受到影响,而且在运动的时候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要自己把控,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决定运动时间与项目。
糖尿病的起因是什么
饮食与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们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在平时如果总是摄入热量高的食物,就容易导致脂肪增加,引发糖尿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所以在平时吃完东西之后,最好做一些运动,多做一些运动可以促进肠道的消化,避免脂肪堆积,就可以有效的预防糖尿病。
尿糖阳性是糖尿病吗
就正常人血糖来说基本是8.9—10毫摩/升,因此也就是说血糖不可超过8.9—10毫摩/升。但是女性妊娠或者其它疾病,就会可以导致肾糖阈降低,此时机体血糖正常或小于8.9—10毫摩/升,但尿中可以检测到尿糖。尿糖检测如果是阳性也不一定是糖尿病引发的症状,其要看具体情况。
糖尿病遗传吗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包括年龄、肥胖、高脂饮食、精神紧张活动量小等等,此外也呈现家族聚集性,所以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性,但是具有遗传性的并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容易患糖尿病的体质,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低脂、低糖、低热量饮食,并且加强体育锻炼,就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出现。
02:23
糖尿病有什么危害
糖尿病顾名思义是尿里的血糖增高,临床通常是查血里的血糖。血糖增高后会对血管造成炎性刺激,血液流到头部会出现脑梗塞,流到心脏会出现心肌缺血流到肠胃会出现胃轻瘫。流到四肢会出现手脚麻木。5到10年后才会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所以严格控制血糖很重要。
糖尿病人寿命几乎小于10年吗
说糖尿病人的寿命低,你最起码也太小看二甲双胍的作用了,有基本的降糖药物、糖尿病饮食控制、坚持锻炼和医生的定期检查,多接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患者的寿命也不会少。我也经常参加电视台的节目,在节目中多次涉及到糖尿病营养的问题,为大家广泛宣传糖尿病的科学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