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气虚有什么症状

发布时间:2019-12-1853310次播放

视频内容:

气虚是中医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中医说的气其实是人体的重要功能的一种物质。气主要是人体的肾的元气,还有脾胃吸收的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氢气共同组合。

气虚以后,气的温煦固涩或者推动功能就下降,表现为乏力、口唇苍白、面色无华、体虚、体寒,甚至说心慌气短等症状就特别明显;另外,气虚和中医的五脏六腑结合起来以后,它的表现就更明显。比方肺气虚会有气短,甚至一动就有点喘。脾气虚,特别容易消化不良、腹胀,所以气虚一定和脏腑关联在一起结合着、辩证来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心气虚寒是怎么回事
心气虚寒更通俗一点的说法,可能是常说的心阳不足或者心阳不振。中医认为阳虚失去了火热的温煦,就能生内寒,产生这种虚寒的症状。可能会见到心慌、心悸,心中有空虚感,有人说觉得心里好像空落落的,不能自主,有这种感觉。会有气短、没有力气、自汗,脸也是苍白的,或者脸是有浮肿的,甚至于会有下肢的浮肿。病人怕冷,手脚冰凉,还有比较明显是遇到冷天或者温度比较低,会有突然发作的心绞痛。这些人一般症状,会有秋冬季容易发作比较多。舌头是淡胖的,苔也是白的。如果是严重的阳虚,甚至于阳气都要暴脱了。这样的虚寒症,病人可能会见到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厥冷,这种厥冷甚至于就冷过胳膊肘了,整个手和前臂、下肢膝一下全都是冷的,甚至于大汗淋漓,这是我们说的心阳欲脱。这个时候是需要急救的,如果用中药,可以用参附汤来解救。
语音时长 01:29

2021-06-25

106511次收听

02:49
气虚出汗怎么调理
气虚出汗表现为白天时时汗出,稍微一活动就汗出加重,多见于肺气虚、肺气不足的人。对于气虚出汗要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来调理。首先说衣,要根据气候增减衣服,要注重面料材质。食就是要尽量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饮酒,要多饮水。住的方面,住所和办公室要经常通风换气,汗出时要尽量避免风寒。行,夏天要避免剧烈运动,外出时随身携带小毛巾或纸巾擦汗。对于气虚的人也有一些中成药可以选择,像玉屏风颗粒、虚汗停胶囊。还可以选择一些中药来作为茶饮方起到止汗的效果,常用药像生黄芪、浮小麦、生白术。
02:30
气虚咳嗽如何调理
气虚咳嗽是气虚引起的咳嗽,多是因为劳逸过度、肺气有伤、饮食劳倦、中气有损、土不生金或劳育所伤、精气内夺、肾气亏虚、肾不纳气所导致。临床常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肺气虚咳嗽,一种是肾气虚、肾不纳气咳嗽。肺气虚咳嗽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声音低弱、气短,可吐大量白色稀痰,还会常常伴有阳虚。肾气虚、肾不纳气咳嗽常见症状是咳嗽气促、咳痰不爽,动则气促加重、气不得续,伴有头晕、耳鸣、腰酸。气虚咳嗽平时一定要注意避免感冒,其次是要进行呼吸机和呼吸功能的训练,经常做深呼吸。
02:47
气虚的表现有哪些
气虚会出现卫外无力,肌表不固容易出汗,出现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等,也可以出现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水液输布障碍,气虚会导致脏腑功能减退,出现脏腑虚弱的征象。肾气虚会出现五脏以及脑髓失于荣养的表现,像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等。肾不纳气会出现呼吸浅促呼多吸少。脾气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出现饮食减少、形体消瘦等。心气虚可以出现心悸气短、多汗、神疲体倦。阳气虚可以出现面色恍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至晕厥。
02:39
气虚怎么治疗
气虚的治疗如下:如果是肺气虚,可以吃黄芪、人参这一类,冬虫夏草,成药可以吃玉屏风散。如果是心气虚,可以吃西洋参、人参、刺五加、甘草,这样可以补心气的药物,成药可以选择生脉饮。如果是脾气虚,可以多吃山药、白扁豆、茯苓、薏米、糯米等,成药可以吃参苓白术丸、四君子丸、六君子丸。如果是肾气虚,临床表现是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牙齿脱落、小便频数,可吃冬虫夏草、核桃仁、鹿茸等,成药可以吃金匮肾气丸。
02:03
心胆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心胆气虚的病人常常会有心慌、心悸、失眠或者睡不踏实、易醒、多梦,而且经常做噩梦。有一点声音就会惊醒,在不睡觉的状态下,对外界的声音也特别敏感。被声音惊吓后,患者还会伴有典型的心气虚的症状,出现头晕、气短、语音比较低微、面色有苍白、全身乏力、自汗,活动以后症状加重。患者情绪比较容易激动,而且特别敏感,常常会伴有精神的一些焦虑、抑郁的表现。所以碰到这样的病人,通常要做一些安抚,然后尽量让他远离声音的刺激。
如何正确的治疗气虚
气虚患者应让中医检查,并对症治疗。气虚的患者通常应合理饮食,养成正常的饮食习惯,可以服用中药人参、党参、西洋参、山药、白术、黄芪等。
产后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产妇本身因为体质比较虚弱,所以更容易会出现气虚的现象,气虚的出现也会有着很多不同的症状,首先也需要结合他的种类来分析,如果是肾气虚,那么精神状态大部分都不良好,也会容易出现健忘或者是腰膝酸软等现象,如果是肺气虚就会出现明显的咳嗽气喘。
气血虚症状
气血虚的表现主要分为两方面,气虚,如乏力、短气、心慌、精神不振等,血虚,如面色萎黄,口唇特别淡,手指也表现发白,没劲儿、女性闭经等。一是气虚,主要表现是乏力、短气、心慌、精神不振等,这是因为气主煦之,气主推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推动的一个重要元素。二是血虚,主要表现是营养不足。从面色上看,血虚出现面色萎黄,口唇特别淡,手指也表现发白,没劲儿、女性闭经等血虚症状。气血虚是气血相对不足,产生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气血化生不足,另一方面是气血损耗过大引起。如气血化生不足者,大多脾胃功能不好,吃得少气血产生的就少,再一方面如果疾病,或各种原因引起气血损耗,而产生气血虚。
语音时长 01:54

2019-10-31

58236次收听

气血不足要吃什么
气不足可以吃点黄芪,党参,人参,太子参,山药等这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药物。血不足一般的可以用当归、熟地黄或吃些血肉有情之品。可以吃点羊肉,吃点这一类食物,可以补血,另一方面,像枸杞、桑葚、核桃仁等等也有补气血的作用。气血不足是常见的一个症状,产生原因一个是化源不足是气血生成不足这方面的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损耗过度,比如劳累,思想过度或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气血不足。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来的气血不足,都可以通过补气血的方法来进行纠正,在补气血这一方面,主要的是药物疗法,用补气血的药物来补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调节气血。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调节脾胃,通过食疗对补气血有很大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59

2019-10-31

60397次收听

气虚怎么办
气虚的处理方法是药物、运动、食疗等,这些方法都有补气的作用,所以气息的人群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一种方法来调理身体,这样对于气虚引起的身体不适也是有缓解作用的。
气虚吃什么药管用
气虚主要是吃一些补气的药材,例如人参、党参、西洋参等。补气的同时还要注意兼顾理气,这样才能达到补而不滞。一、在吃补气的药时,更要注意虚不受补的问题。也就是如果体内不是纯粹的气虚的时候,用单味补气的药,则容易出现虚不受补。补了气有余则有火出现,则容易出现上火的情况。二、在补气的时候,补气不容易出现壅滞。所以在补的时候还要添加兼顾理气的药,例如加上陈皮、砂仁这样行脾、芳香、理气的药,例如常用补气的经典用药是四君子汤,那么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我们往往会结合加强理气的药,比如异功散,它既有补气的作用,同时又加强理气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37

2019-06-06

50357次收听

气虚该咋办
气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所谓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共同结合而成。气虚,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
进补要辨证,亏什么补什么
即使一个人体质真的虚,也要分清虚在什么地方,是气虚、血虚,还是阴虚、阳虚。只有了解清楚了,才能有的放矢。气虚者补气,血虚者补血、阴虚者补阴,阳虚者补阳,气血两虚者气血双补,阴阳两虚者阴阳双补。一句话,什么虚就补什么。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是哪方面虚呢?
气血两虚如何调理
气血两虚可通过五个步骤来调理。第一,调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如果治疗血液症就需要重视调理脾胃,饮食调养可以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第二,养肝血。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肝藏血主疏泄,有助脾胃运化,所以养肝血也是调气血非常重要一个步骤。我们应该注意切忌生气、切忌熬夜,要多注意睡眠,并且久视伤血,经常用眼的人也需要注意眼睛的保养,防止耗伤气血。第三,食药膳。药膳补气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见效也比较快,补气可食四君子汤,取人参10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与羊肉炖食即可,补血可用四物汤,取白芍、当归、熟地黄、川芎各9克,放入250毫升水中煎制150毫升,空腹热服。但是这种情况下要用药的话,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第四,远寒邪。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会让血液淤滞,导致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这样会给我们身体带来比较大的伤害。所以我们应该远离寒邪,冬季注意保暖,夏季切勿贪凉,经常温水泡脚,经常做一做按摩对身体有好处。五,多运动,运动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我们知道经常运动的人面色红润有光泽,看起来生机勃勃,这都是因为运动有助于脾胃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供身体所用,还可以疏通经络,让气血充盈。我们在选择运动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些慢运动,切忌剧烈的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球、瑜珈、太极拳等,这样才对身体健康更加有利。
语音时长 02:24

2018-04-11

6258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