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肺血栓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时间:2019-12-2456397次播放

视频内容:

肺血栓最常见的原因是下肢深静脉的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以后,最常见的就是栓塞在肺的动脉。而心肺一些慢性疾病会有缺氧状态,缺氧以后血红蛋白增多,血液处于一个高黏状态,也可能会形成血栓。

临床上常见的还有长期使用避孕药也可能诱发血栓的一个形成,会堵塞肺动脉形成了肺血栓;一些静脉损伤,比如外科手术创伤烧伤以后,会引起来静脉的损伤,尤其是盆腔和腹部恶性肿瘤切掉以后,更容易引起下肢静脉的血栓,最后引起肺血栓的栓塞,形成了肺栓塞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肺栓塞一般要治疗多长时间
肺栓塞的治疗可以分为急性期和稳定期两个阶段,急性期的治疗时间大约在两到三周,稳定期治疗时间在三个月到一年不等。肺栓塞是内源性、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外伤、手术等因素有关。急性期治疗一般在两到三周之间,患者可以遵医嘱静脉滴注尿激酶、链激酶等溶栓药物,能够促进血栓溶解。患者还需要口服或者静脉注射抗凝血的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钠、华法林等,可以防止血栓继续增大。如果药物治疗能够得到理想效果,病情会进入稳定期。稳定期患者仍然需要继续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肺栓塞复发。如果可以使血凝恢复正常,稳定期治疗一般需要三到六个月。如果仍然存在血液高凝状态或者血栓没有消失,稳定期治疗可能会延长至一年。肺栓塞治疗时间不能一概而论。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长期、系统治疗,不要有太大压力。
语音时长 01:27

2022-08-18

16004次收听

患有肺栓塞术后饮食
患有肺栓塞术后饮食你懂得多少?对于这个疾病大多数的人都不认识,但是这个疾病的出现会严重的扰乱正常的生活,甚至没办法在进行工作,所以要治疗才行,但是在治疗的时候也要注意饮食,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这个问题吧!
肺栓塞怎么检查呢
肺栓塞怎么检查呢,我们都知道针对于肺栓塞这种疾病来说是一种循环系统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果您想护理好肺栓塞这种疾病,我们就需要了解这是一种什么疾病,而且知道怎么去检查肺栓塞,那么肺栓塞怎么检查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教你如何治疗肺栓塞
教你如何治疗肺栓塞吧!这个疾病的出现会严重的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所以都想尽办法想要治疗好这个疾病,以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但是具体的治疗办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这个问题吧!
肺栓塞的危害有哪些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突然死亡。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胸膜性疼痛为邻近的胸膜纤维素炎症所致,突然发生者常提示肺梗塞。膈胸膜受累可向肩或腹部放射。如有胸骨后疼痛,颇似心肌梗塞。慢性肺梗塞可有咯血,那么,肺栓塞的危害有哪些?
什么是肺栓塞患者的饮食宜忌
肺栓塞患者的饮食宜忌是什么呢?对于这个疾病不仅在治疗上要抓紧时间,在饮食上也要注意好才行,很多人都是因为没有注意好饮食上的护理再次发作,那么,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肺栓塞患者的饮食宜忌吧!
肺栓塞是什么
肺栓塞是指肺动脉内有某些小的栓子堵塞在其中,引起一系列的临床改变,或临床综合征。这种栓子最常见是血栓,其实广义的肺栓塞还包括其他的栓子,包括空气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等。但国内外专家,包括老百姓通常说的肺栓塞,大部分都称之为是肺血栓栓塞,那都是血栓导致。所以肺栓塞最常见原因是血栓栓住了肺动脉,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这些血栓75%至90%都来自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换而言之,也是血栓在下肢深静脉里形成,然后由于某些因素,比如挤压、血栓脱落,通过人体的循环进入到右心,再进入到肺动脉,栓塞住了肺动脉的小分支或其他的分支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临床上称之为肺栓塞。因此临床上通常会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统称为一种病,叫做静脉血栓栓塞症,简称叫做VTE。临床上将肺栓塞和DVT下肢深静脉血栓称之为静脉血栓栓塞症。且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48

2020-03-12

60607次收听

肺栓塞为什么胸痛
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外源性的因子对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血流造成了影响,使得血流可能造成中断,最终引起血栓栓塞、血流中断,很严重的会引起肺组织梗死。虽然是由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重供血,但如果有大块的血栓堵到了肺动脉主干,也造成肺组织缺血,甚至造成肺部的梗死情况,一旦有这种血流中断,就会刺激血管壁以及内皮,会发生很多化学上的反应,引起体内的疼痛的介质被激活,引起胸痛的发生,很严重的肺部的梗死甚至有肺组织坏死的表现,有很剧烈的胸痛,咳嗽时有痰中带血的情况。因此一旦有胸痛发作的情况,除常规的冠心病的筛查,一定还要想到是否有肺栓塞的可能,尤其是合并有下肢静脉曲张、下肢血栓患者,一旦出现胸痛甚至很剧烈的胸痛,要除冠心病、主动脉夹层的基础上,要高度怀疑是否有肺栓塞的可能。
语音时长 01:34

2020-02-27

60265次收听

02:26
肺栓塞的注意事项
如果有下肢静脉曲张很严重,建议患者到门诊去就诊,必要的时候穿弹力袜,甚至更有必要的时候进行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还有一部分患者的肺栓塞,有可能是肿瘤导致的癌栓,这个时候可能愈后就不太理想,建议患者积极的到肿瘤科的门诊去就诊,在肿瘤科和一些心血管医生的共同指导下制定综合的治疗的方案,会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积极的针对这种肺栓塞进行综合的整治。总之每个人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不同,建议大家到正规的门诊去就诊,找到血栓的来源以及诱因,通过去除诱因来防止肺栓塞进一步加重。
02:32
肺栓塞的症状有哪些
肺栓塞的症状有呼吸困难、低血压、咯血、胸痛等症状。因为肺动脉远端是连着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栓塞影响了气体交换,所以病人可能首先会表现为呼吸困难。严重的会出现明显的缺氧、呼吸衰竭。如果血栓堵塞的面积非常大,造成右心射血问题,引起循环功能障碍,可能会出现低血压,休克的表现。如果肺栓塞血栓栓住小的动脉,引起局部肺组织的梗死或者梗塞以后,肺泡出血,可能会出现咯血。胸肺栓塞累及胸膜导致出现胸痛。
02:58
肺血管炎和肺栓塞有哪些区别
肺血管炎是肺血管产生了非特异性炎症。肺栓塞是由于血栓从患者的深静脉脱落,堵塞了肺动脉引起的疾病。从临床影像学上有时候很难将两者进行区分开。肺血管炎由于血管的炎症,有可能在炎症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如果患者去做影像学的检查,也能发现充盈缺损,而肺血管炎的充盈缺损和肺栓塞的充盈缺损有时候很难从影像学上去区分开来。一般来说,肺栓塞往往都是多发的,而肺血管炎一般可能会局限在某一个血管,同时还会伴有管腔的狭窄,如果进一步去做核磁或者PET-CT可能会提示充盈缺损的部位存在一些强化延迟。
02:34
肺CT能看出肺栓塞吗
医生要诊断肺栓塞,普通CT平扫仅有提示意义,不能直接诊断肺栓塞。要找到肺栓塞直接诊断的证据,患者需要打造影剂,然后再做CT的扫描,称之为CT肺血管造影。通过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在一定的时间后,给患者进行肺部的扫描,使肺血管肺动脉显影,绝大部分肺动脉能够充分显影,有主干道分支能够显影出来。如果有一部分地方的造影剂没有显影出来,有的时候可能发现管腔里头有造影剂的充盈缺损,这样的情况能获得肺栓塞诊断的直接征象。所以CT肺血管造影一旦发现有充盈缺损,诊断价值非常高。
03:19
肺栓塞怎么治疗
肺栓塞的治疗取决于肺栓塞严重程度。对于低危或者是中危的病人,最主要的治疗是抗凝治疗。充分的抗凝能够促进患者体内的血栓溶解,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对于高危的病人,治疗起来相对比较复杂,医生会充分的评估病人的出血风险。如果出血风险比较低或者没有出血风险,医生可以给病人进行溶栓治疗,缓解血栓的机械梗阻,而起到解决血流动力学障碍目的。如果病人存在有很多出血风险,要考虑其它的一些方法,包括介入、取栓、局部的溶栓或者手术,但是这种方法同样是非常危险的。
肺栓塞的前兆
肺栓塞大多是由发生在下肢周围静脉的深静脉血栓所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往往是肺栓塞的前兆。肺栓塞只是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肺栓塞的原发病则是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常常是非特异性的,且变化大。较小的肺血管受累时患者可能只有短暂的呼吸困难,或原有心肺疾病的忽然恶化。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可以猝死,或发病后数小时内死亡,开始以休克和急性右心衰竭为突出表现。肺栓塞合并肺梗死时,可有急性胸膜疼痛、呼吸困难和咯血。如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以免耽误病情。随着肺部疾病诊断技术的提高,发现很多所谓的猝死实际是大面积肺栓塞而诱发的,所以及时识别肺栓塞有重要意义。肺栓塞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极高,及时的诊断肺栓塞,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程度
语音时长 01:37

2019-10-17

63455次收听

肺栓塞是如何引起的
肺栓塞是由于静脉系统或者右心房室系统的血栓,随着血流冲到肺动脉,引起肺主动脉和各分支的堵塞、狭窄叫做肺栓塞。不论是血栓,空气栓子,羊水栓子或者是外伤以后的脂肪栓子,这些栓子堵到肺动脉都叫肺栓塞。那是怎么引起的?百分之八九十的原因都是血栓。血栓引起的原因是三大原因,这个学说提出来已经一百多年了。第一,血液高凝状态。第二,血流瘀滞、血流缓慢。第三,血管内皮损伤。有这种情况的,应该重视。血流高凝状态跟遗传有关。一般有时候一些特别的病也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再分类有原发性的,有继发性的。原发性的比如本身是血液高凝状态的,就比别人凝血指标低,容易长血栓。它的硒蛋白是缺乏的。基因缺陷容易使抗凝性不够,所以血就容易凝成块,容易长血栓。那这种情况跟遗传有关系。当然其他病也容易合并血栓形成。一个典型的免疫名叫抗心磷脂抗体综合症,是免疫病的一种情况。它的血特别粘稠,容易长血栓。一些免疫病本身。还有一种血稠的情况,比如肿瘤,不论是肺癌,肝癌,胰腺癌或者是膀胱癌,妇科肿瘤的瘤体本身就容易形成血液高凝状态,容易血稠。第二个原因是血流缓慢,血流瘀滞不活动。不活动见于什么情况?做手术的情况。做什么手术?像骨盆手术,他不能动。像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肯定要躺十天半月不能动。因为腿上血流回到心脏,全靠肌肉活动,挤压血管,把血流循环运转的。当不活动时间长了,血液也不流动,它慢慢就容易长血栓。因为血液是很奇怪的东西,它在血管里面流动的时候是液体,但是破个口抽出来放到试管里面,一会它就会凝成块。血里面有凝血因子,可以使血液凝固成块。也有抗凝血因子,使血液变成液体流动的。当然有个平衡状态。所以不活动的情况下,血流缓慢就容易得血栓。骨折病人,做髋关节、膝关节置换的,不活动的,血流缓慢的容易长血栓。其实这些都会有一定的比例,比如各种心肺血管病,ICU的病人,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这些不活动的合并严重疾病都有一个得血栓的机会比例。一般像ICU的病人,心衰监护病房的病人,一般合并血栓形成的机会大概是20%~30%,这是一大类。还有一大类不活动的病人,脑卒中、偏瘫了,他想动也动不了。所以脑卒中前72小时或者前一周死亡的,往往不是死于脑卒中,脑栓塞,脑梗死,而是死于肺栓塞。因为什么呢?他脑栓塞了,偏瘫了,不能动了,他血流本来循环很好的,但是他不活动,肌肉不挤压,血流不流动,腿上长了血栓,后冲到肺里堵死了,就会导致肺栓塞死亡。所以前期12小时或者前一周脑卒中死亡的病人,多数还不是死于脑卒中,而是死于肺栓塞的并发症。因为肺栓塞是很多的。所以对于脑卒中病人,要搓腿,要活动,要被动运动,这是一个护理的方面。当然其他的原因也很多,基本上从机理上来说就是这三种原因。从分类上又分为原发、继发。总的来说只要有预防的意思,一般预后各方面都挺好。
语音时长 05:15

2018-12-13

5199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