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疝手术后遗症
发布时间:2020-02-2151166次播放
视频内容:
膈疝手术是重建修复性手术,目前采用微创腹腔镜方法,基本不会对患者造成并发症或后遗症。膈疝腹腔镜手术,是在患者腹部打两个5毫米和一个1厘米的小口完成手术操作的。只要患者不属于瘢痕体质,5毫米小口基本不会留下斑痕,1厘米小口可能留下一点点轻微瘢痕,基本不影响皮肤美观。
有些患者可能在术后出现肩膀疼、后背疼,一般情况吃止疼药,5-7天就能缓解。还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少量的胸腔积液,这是因为疝入胸腔的腹部脏器离开后,肺部没有完全复张留有空间,导致积液产生。只要患者没有临床反应,一般两周后可自行吸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膈疝一定手术吗

病人一旦确诊了膈疝,那么肯定要问我是不是要进行一个手术治疗,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膈疝都建议手术,我们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决定。首先要看患者有没有症状。对于没有症状,虽然发现了膈疝,我们可以临床观察,比如说每6个月来到医生复查一个胸片,观察膈疝有没有变大,有没有严重的压迫,病人自己有没有一些症状。另外在平常的生活习惯上,注意比如说不剧烈咳嗽、不暴饮暴食、不突然的举重物,避免膈疝进一步的发展就可以了。另外对于膈疝造成明确症状的,比如说胸闷、胸疼或者类似于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或者有的病人还会有饭后的这种饱胀感、胸闷、胃疼,出现了这种卡压相关的症状,建议患者还是应该及时手术,否则它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肺功能。比如说一个胸腔,肺大部分的空间都被腹腔的脏器,比如(被)胃都占据了,那么肺长久的蓬不起来,就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心脏舒张不起来也会影响患者的心脏功能。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进一步恶化,出现了症状的病人应该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另外有一部分确实也没症状,但是病人非常年轻,他的活动量非常大,这一部分病人只要身体条件好,能够耐受麻醉,我们也希望他及早地将膈疝修补,以免造成一些隐患。
膈疝手术后有哪些影响

膈疝手术后病人会感觉胸部的压迫症状有了明显的缓解,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膈疝的手术是修复重建性的手术,目的就是把肚子里跑到胸腔里的脏器放回来。另外把不该有的缺损和通道关闭。像临床上常见到的术前觉得不敢喘气,肺里有显着的压迫感。所以一般在膈疝手术以后,病人压迫症状,会得到立竿见影的立即的改善。当然了进一步的恢复把胃、把肺完全复张起来,病人还要配合医生做呼吸功能的锻炼。手术本身目前绝大多数是微创的手术,病人不要想那种传统的膈疝的手术,比如需要开胸、出很多血,实际上现在的微创手术,手术当中出血量可能也就是10毫升20毫升,比平常做血化验出血量都少。所以术后对病人的体质不会有明显的影响,病人也一般不需要输血,不需要对手术本身有严重的恐慌和恐惧感。
膈疝怎么引起的

膈疝可分为先天性膈疝和创伤性膈疝。先天性膈疝由于在膈肌先天发育不良的前提下,腹部受刺激引起。而创伤性膈疝,多与后天的各种原因对膈肌造成创伤愈合不良有关。先天性膈疝,先天性膈疝一般是由于膈肌的先天薄弱、发育不良,导致出现肌肉缺损,出现一个小洞,久而久之,由于腹腔的压力高于胸腔,特别在日常活动如跑步、举重物、咳嗽以及腹部使劲时,就将腹腔脏器挤入到胸腔,出现膈疝。创伤性膈疝,是于后天的各种原因对膈肌造成创伤愈合不良,隔肌变薄,导致腹腔内的脏器疝入到胸腔。如车祸伤肋骨折,当时只进行腹腔脏器的止血,并没有及时膈肌修补,或修补后,早期咳嗽导致其愈合不良,进而出现膈疝。还有患者做手术后破坏膈肌,如开胸手术,造成愈合不良薄弱,也会导致膈疝。
膈疝要做什么检查

膈疝要做胸片检查、胸部CT检查以及心电图、胃镜、肺功能等检查等。具体需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1、胸片检查,通常胸部应该只有心和肺,如果胸部发现含气影子、含气叶的影子,都说明胃疝到胸腔里,即可诊断膈疝,这只是一个初筛的办法。2、胸部CT检查,如果想明确地了解疝入的位置、疝入大小,就需做胸部CT,此项检查可将胸部的结构进行重建,不仅能明确缺损的位置,另外还能非常地清楚了解是什么脏器疝入到了胸腔,比如通常会遇见胃疝入胸腔,有一部分患者有横结肠,严重者脾都疝入胸腔,这样就可以特别精确地诊断。3、合并有其他疾病者,还注意要排查,心脏、呼吸、消化等其他原因引起来的胸疼,比如心电图、胃镜、肺功能等检查等,都是辅助检查,帮助更好地明确膈疝的诊断,排除其他的相似疾病。
膈疝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膈疝不要暴饮暴食吃得过饱,要避免长期慢性的咳嗽,积极的用药物控制,在平常日常锻炼当中,避免频繁的练习举重的动作。一、不要暴饮暴食吃得过饱,吃得过饱会使腹腔高压的情况下,腹腔的脏器进一步的疝入到胸腔,会进一步的加重膈疝。二、避免长期慢性的咳嗽,积极的用药物控制。长期慢性咳嗽对这种膈肌造成不断地冲击,也会导致膈肌进一步的薄弱,膈疝进一步的扩大。三、平常日常锻炼当中,避免这种频繁的练习举重的动作,举重的时候会在短时间内对膈肌造成一个巨大地冲击。在本来就有膈疝缺损的情况下,腹腔内的脏器大量地涌入胸腔容易造成嵌顿,造成急诊的发生。对于有症状的膈疝的患者,建议到专业诊治经验的医院或者胸外科或者普外科,找专业的医生及时地修补。因为一旦有症状,说明疝入到胸腔的脏器有卡压,有卡压才会产生病人临床上的不适,比如压了胃就会出现胃疼,或者压迫了心脏,会出现心脏病类似的胸闷的症状,压迫了胸腔,导致了呼吸困难。对于还没有任何症状的膈疝的患者,也要注意临床观察,平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很多的细节。

膈疝的分类
膈疝是膈肌缺损导致腹腔中脏器位移,疝入胸腔的一种病症。根据膈疝的发生位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胸骨后方前纵膈区域发生的膈疝,常见的疝入情况是脂肪向上疝入胸腔,压迫在心脏周围。另一类是左后方膈肌缺损,此处位置较深,较难修补,可能会出现结肠、脾脏疝入胸腔。根据膈疝的发病原因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天性膈疝,要通过查体才能发现。另一类是创伤性膈疝,一般是外伤或医疗手术导致膈肌受损产生的。

膈疝是怎么引起的
绝大多数的膈疝患者都是先天性的,这种情况是由于膈肌先天薄弱、发育不良,出现肌肉缺损产生小洞。随着年龄增长日常活动的增加,尤其做力度过大的运动、劳动时,腹部的压力越来越大,缺损也会扩大,腹腔脏器容易被挤入胸腔,进而出现膈疝。还有另一种创伤性膈疝,是由于车祸等外伤或医疗手术,导致膈肌遭到破坏,并且修补不及时,造成愈合不良、变薄弱。随着日常生活腹部压力增加,容易出现腹腔内脏器疝入胸腔,形成膈疝。

膈疝好发于哪个部位
膈疝是发生在膈肌上的疝,膈肌是分隔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肉,它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膈疝。膈疝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在胸骨后,也就是胸骨后膈疝。这种情况的缺损不会很大,疝入物质多为脂肪,对胸腔造成的粘连不严重,手术容易操作。另一种常见的膈疝发生位置在膈肌的左后方。这个位置比较深,临近多种脏器,尤其与脾脏非常接近,因此脾更容易疝入胸腔。由于脾脏很脆弱,且容易出血,它如果疝入胸腔,手术难度被大大增加。并且,胃、结肠也会因膈肌左后方膈疝疝入胸腔,容易造成粘连,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还有一种在膈疝基础上形成的膈膨升,它是整个膈肌往胸腔内膨出,需要更复杂的手术治疗。

膈疝的并发症有哪些
膈疝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疼、胸闷、憋气,这都属于较轻的状况,它的并发症多由腹部脏器疝入胸腔引起。临床上比较严重的情况是巨大膈疝,出现这种病情,患者腹腔脏器基本占据了胸腔一半空间。人体胸腔有心脏和肺,当一半空间被占据后,心脏首先受到挤压,房室回心血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受到影响,出现类似心脏病的症状。肺部受到严重压迫,吸入空气两受限,产生呼吸困难、胸口有一块大石头的感觉。除此之外,有一部分患者的胃疝入到胸腔,导致消化系统出现障碍,有明显的胸疼、卡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