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膈疝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0-03-0266281次收听

语音内容:

膈疝术后缓慢做深呼吸或通过给患者吸氧方式促进肺复张,尽早下床活动。

一、膈疝手术主要是微创手术,伤口非常小。复杂膈疝是四个小口,每个小口5毫米到1厘米。本身属于清洁Ⅰ类手术,伤口非常小,术后伤口感染几率很少,伤口一般在7天愈合。中间不用换药,7天后可找医生随访复诊。若愈合没有问题,伤口敷料摘下去后可开始洗澡;

二、膈疝术后患者要做深呼吸。绝大数隔疝患者肺长期受到压迫,术后给肺局部空间,将疝入到胸腔脏器放回到腹腔,患者需做肺功能锻炼,将原来被压瘪的肺尽量膨起来。医生会嘱咐患者,术后不要怕疼,避免突然深呼吸,要缓慢深呼吸。也可给患者吸氧,帮助肺复张。

三、部分患者是老年人,做完隔疝后不敢喘气儿造成肺不张或长期卧床,都造成咳嗽、咳痰。家属照顾老年患者时,要翻身、拍背,尽量让患者早下床早活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膈膨升和膈疝区别
膈膨升和膈疝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就是这两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膈膨升的病情较轻,膈疝的病情较重。膈膨升和膈疝的症状表现也是不一样的,膈膨升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膈疝是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此外,这两者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膈疝的治疗方法
膈疝法有手术、微创两种治疗方法。膈疝顾名思义是膈肌上形成的疝,是由于膈肌上的缺损,导致腹腔脏器疝入到了胸腔,所以是一种机械性解剖学的改变,药物是不能够膈疝缺损长上的,药物治疗基本没有什么效果,所以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手术目前有胸科医生进行开胸的修补。普外科医生、疝外科医生可能更习惯于腹腔镜修补,不管用任何方法修补,总体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把膈肌的缺损关闭,有的时候需要折叠,有的时候需要放一个合成的补片,局部起到加强的作用,同时让组织掌握补片,形成一个软瘢痕,达到双重的保护。等于普外科手术是从膈肌的下面往上修,胸科医生是从上往下修补,整体的治疗目的都是一样的。对于普外科和疝外科通常用的这种方法就是微创,在过去需要开腹,这样创伤大病人需要住院1到2周,术后还要卧床很长时间,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也非常差,感觉疼痛,而且还需要家属的长期陪床和护理,只需要三个5毫米到一厘米的小口,其中有一个是用来放入镜头来观察膈肌的缺损。另外两个操作孔放入腹腔镜的器械,将缺损完好的修补,并放置补片,所以微创的方法也越来越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语音时长 02:03

2020-03-02

59082次收听

膈疝怎么引起的
膈疝可分为先天性膈疝和创伤性膈疝。先天性膈疝由于在膈肌先天发育不良的前提下,腹部受刺激引起。而创伤性膈疝,多与后天的各种原因对膈肌造成创伤愈合不良有关。先天性膈疝,先天性膈疝一般是由于膈肌的先天薄弱、发育不良,导致出现肌肉缺损,出现一个小洞,久而久之,由于腹腔的压力高于胸腔,特别在日常活动如跑步、举重物、咳嗽以及腹部使劲时,就将腹腔脏器挤入到胸腔,出现膈疝。创伤性膈疝,是于后天的各种原因对膈肌造成创伤愈合不良,隔肌变薄,导致腹腔内的脏器疝入到胸腔。如车祸伤肋骨折,当时只进行腹腔脏器的止血,并没有及时膈肌修补,或修补后,早期咳嗽导致其愈合不良,进而出现膈疝。还有患者做手术后破坏膈肌,如开胸手术,造成愈合不良薄弱,也会导致膈疝。
语音时长 02:01

2020-03-02

63692次收听

膈疝要做什么检查
膈疝要做胸片检查、胸部CT检查以及心电图、胃镜、肺功能等检查等。具体需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1、胸片检查,通常胸部应该只有心和肺,如果胸部发现含气影子、含气叶的影子,都说明胃疝到胸腔里,即可诊断膈疝,这只是一个初筛的办法。2、胸部CT检查,如果想明确地了解疝入的位置、疝入大小,就需做胸部CT,此项检查可将胸部的结构进行重建,不仅能明确缺损的位置,另外还能非常地清楚了解是什么脏器疝入到了胸腔,比如通常会遇见胃疝入胸腔,有一部分患者有横结肠,严重者脾都疝入胸腔,这样就可以特别精确地诊断。3、合并有其他疾病者,还注意要排查,心脏、呼吸、消化等其他原因引起来的胸疼,比如心电图、胃镜、肺功能等检查等,都是辅助检查,帮助更好地明确膈疝的诊断,排除其他的相似疾病。
语音时长 02:04

2020-03-02

51719次收听

膈疝好发于什么部位
膈疝就是发生在膈肌上的疝,膈肌就是一层薄薄的肌肉,它的厚度大概5个毫米,在我们的胸腹之间形成了一道膈,中间正常的缺损是食管裂孔。膈疝可以发生在膈肌的任何的部位,本来是完好无缺的,任何部位发生了缺损,就形成了膈疝。我们最常见的隔扇发生的部位是在胸骨后,胸骨后膈疝。胸骨后隔疝一般缺损不会很大,疝入通常是脂肪,粘连也不严重,手术操作相对容易。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发生的位置,左后方,膈肌的左后方。膈肌的左后方就是位置比较深,病人在平躺的时候,它是最靠下的那个位置,最靠下的位置。而且左后方一般可以疝入各种的脏器,临着左后方膈肌的就是脾,脾也可以疝入胸腔,除此之外胃、横结肠(会疝入)。尤其是脾脏非常的脆弱,很容易出血,如果它疝入胸腔的话,大大地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其他的胃、结肠,反复疝入胸腔也会造成粘连,所以这部分的手术,是治疗起来是相对比较困难的。最常见的就是这两个位置,此外还有一部分病人在膈疝的基础上还形成了这种膈膨升,就整个膈肌往胸腔内的膨出,在此基础上又形成膈疝,这就需要医生将膈肌整个拉下来,同时将缺损修补,是更为复杂的一个手术。
语音时长 02:05

2020-03-02

61501次收听

膈疝的并发症有什么
膈疝容易诱发心脏、肺部以及胃部病变,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消化系统类症状。膈疝最常见症状是胸疼、胸闷和憋气,尤其是巨大膈疝,还能引起很多其他问题。如最大膈疝,可能占据胸腔一半空间,会对心脏造成压迫,导致房室回心血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受到影响,患者出现类似心脏病的症状;严重压迫肺部,患者肺功能以及吸入空气量受严重影响。部分患者走路感觉异常沉重,胸腔发闷,会误以为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往往去呼吸科、心内科就诊;胃疝入到胸腔时,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尤其在进食后或吃饱后,出现明显卡压、胸疼,导致许多患者不敢进食、持续不能吃饱,长期下去导致身体消瘦、营养不良。
语音时长 01:50

2020-03-02

49873次收听

02:46
什么是膈疝
想知道什么是膈疝,要先了解膈肌。正常人胸腹之间有一层5毫米左右的肌肉,它将胸腔和腹腔分成上下两层,这层肌肉就是膈肌。膈肌中间有一个正常大小的圆孔,它是食管裂孔,由食管向下到腹腔连接胃。膈疝是指膈肌上除了食管裂孔以外,其他位置出现缺损,导致腹腔中的胃、结肠、脂肪组织等,疝入到胸腔,严重患者可能会疝入脾脏。膈疝有几种不同类型,常见的是胸骨后膈疝,属于前纵隔。有一部分患者是左后方膈肌出现缺损,可能结肠或脾脏会疝入胸腔,属于比较复杂的膈疝。绝大多数膈疝属于先天造成的,只能通过胸片、CT检查出来。膈疝常见的症状有胸闷、憋气、胸疼、走路快了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等。
02:50
膈疝的分类
膈疝是膈肌缺损导致腹腔中脏器位移,疝入胸腔的一种病症。根据膈疝的发生位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胸骨后方前纵膈区域发生的膈疝,常见的疝入情况是脂肪向上疝入胸腔,压迫在心脏周围。另一类是左后方膈肌缺损,此处位置较深,较难修补,可能会出现结肠、脾脏疝入胸腔。根据膈疝的发病原因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天性膈疝,要通过查体才能发现。另一类是创伤性膈疝,一般是外伤或医疗手术导致膈肌受损产生的。
02:43
膈疝是怎么引起的
绝大多数的膈疝患者都是先天性的,这种情况是由于膈肌先天薄弱、发育不良,出现肌肉缺损产生小洞。随着年龄增长日常活动的增加,尤其做力度过大的运动、劳动时,腹部的压力越来越大,缺损也会扩大,腹腔脏器容易被挤入胸腔,进而出现膈疝。还有另一种创伤性膈疝,是由于车祸等外伤或医疗手术,导致膈肌遭到破坏,并且修补不及时,造成愈合不良、变薄弱。随着日常生活腹部压力增加,容易出现腹腔内脏器疝入胸腔,形成膈疝。
02:49
膈疝做什么检查
膈疝最简单的初筛方法是胸片,通常情况,胸片只是观察心脏和肺部,如果发现胸部出现含气的影子、含气液的影子,说明胃已经疝入了胸腔里,基本可以诊断为膈疝。如果想明确了解疝入的位置和大小,需要做胸部的CT检查。胸部CT会将胸部的结构重建,可以明确缺损的位置,还能查出是哪部分脏器疝入胸腔,疝入的比例是多少。比如常见的是胃疝入、横结肠疝入,严重患者如脾疝入等。另外,膈疝还要注意排查心脏、呼吸、消化等原因引起的胸疼,做相关的辅助检查,例如心电图、胃镜、肺功能等。
02:56
膈疝一定要手术吗
膈疝患者要不要手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首先要看他有没有明显症状,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可以进行临床观察,每6个月到医院拍胸片复查,看膈疝有没有变大和严重的压迫。其次,如果膈疝患者症状明显,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胃疼等类似心肺、胃病的情况,建议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另外还有一种患者,很年轻身体条件好,日常活动量大,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也建议尽早做膈疝修补,以免留下隐患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