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疝手术的恢复期
发布时间:2020-02-2158749次播放
视频内容:
传统膈疝手术采用开胸、开腹方法,这种开口手术对患者创伤大,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恢复,患者单纯住院就要1周,术后卧床3-5天。目前,随着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应用,膈疝患者更愿意这种治疗方法。
一般情况下,患者进行微创手术后住院2-3天,复查拍胸部CT无碍后,即可出院。腹腔镜手术伤口愈合从手术开始算起,需要7天左右的时间,7天后即可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但是,较剧烈的运动和工作,需要1周到6周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期间进行常规活动甚至旅游都是没有问题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膈疝如何预防
膈疝手术的后遗症

膈疝手术是重建修复性手术,把原来异常的解剖结构进行修复,恢复健康正常的身体,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目前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腹腔镜的方法,在腹部打两个5毫米、一个1厘米的小口来完成操作。对于不是瘢痕体质的患者,术后切口5毫米,一般是看不见的,1厘米可能会有轻轻的一点点斑痕,不是严重的瘢痕体质的患者,不会影响腹部的美观。小切口也不会容易形成切口疝。在修补以后,可能有一部分病人会有一些早期的疼痛,比如常腹腔镜手术后,肩膀疼、后背疼,一般吃一些止疼药物,在术后5天到7天都能够缓解。有些病人会有少量的胸腔积液,原来腹腔的脏器疝入胸腔,肺膨不起来,将疝入的脏器还回腹腔,留有一部分空间,肺还没有及时的完全膨起来,会导致少量胸腔积液,一般少量胸腔积液不用做任何的处理,只要病人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可以继续观察,病人绝大多数在一周、两周能够完全吸收。
膈疝是什么

膈肌的中间有一个正常的圆孔,这就是食管裂孔,由食管向下到腹腔,连接到胃,是食管裂孔。隔疝是除了裂孔缺损,在膈肌的其他位置出现了缺损,导致腹腔里的脏器,比如说胃、结肠,还有脂肪组织,甚至严重的还有脾脏可以疝入到胸腔。咱们通常膈疝是分几种类型,比较常见是在胸骨后的膈疝,胸骨后膈疝就是在前纵隔,通常是脂肪上到胸腔,还有的一部分患者是左后方的膈肌出现了缺损,这部分通常会有结肠或者脾疝入胸腔,也是比较复杂的一种膈疝。那么出现了膈疝之后,绝大多数患者是由于先天的原因造成的,自己并不知道,而是通过查体、做胸片、做CT,偶然意外发现的。有一些病人会出现一些症状,比如说胸闷、憋气、胸疼、走路快了就会出现呼吸困难,这些都是膈疝通常会遇见的一些症状。
膈疝有什么症状
膈疝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膈疝不要暴饮暴食吃得过饱,要避免长期慢性的咳嗽,积极的用药物控制,在平常日常锻炼当中,避免频繁的练习举重的动作。一、不要暴饮暴食吃得过饱,吃得过饱会使腹腔高压的情况下,腹腔的脏器进一步的疝入到胸腔,会进一步的加重膈疝。二、避免长期慢性的咳嗽,积极的用药物控制。长期慢性咳嗽对这种膈肌造成不断地冲击,也会导致膈肌进一步的薄弱,膈疝进一步的扩大。三、平常日常锻炼当中,避免这种频繁的练习举重的动作,举重的时候会在短时间内对膈肌造成一个巨大地冲击。在本来就有膈疝缺损的情况下,腹腔内的脏器大量地涌入胸腔容易造成嵌顿,造成急诊的发生。对于有症状的膈疝的患者,建议到专业诊治经验的医院或者胸外科或者普外科,找专业的医生及时地修补。因为一旦有症状,说明疝入到胸腔的脏器有卡压,有卡压才会产生病人临床上的不适,比如压了胃就会出现胃疼,或者压迫了心脏,会出现心脏病类似的胸闷的症状,压迫了胸腔,导致了呼吸困难。对于还没有任何症状的膈疝的患者,也要注意临床观察,平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很多的细节。

膈疝的分类
膈疝是膈肌缺损导致腹腔中脏器位移,疝入胸腔的一种病症。根据膈疝的发生位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胸骨后方前纵膈区域发生的膈疝,常见的疝入情况是脂肪向上疝入胸腔,压迫在心脏周围。另一类是左后方膈肌缺损,此处位置较深,较难修补,可能会出现结肠、脾脏疝入胸腔。根据膈疝的发病原因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天性膈疝,要通过查体才能发现。另一类是创伤性膈疝,一般是外伤或医疗手术导致膈肌受损产生的。

膈疝是怎么引起的
绝大多数的膈疝患者都是先天性的,这种情况是由于膈肌先天薄弱、发育不良,出现肌肉缺损产生小洞。随着年龄增长日常活动的增加,尤其做力度过大的运动、劳动时,腹部的压力越来越大,缺损也会扩大,腹腔脏器容易被挤入胸腔,进而出现膈疝。还有另一种创伤性膈疝,是由于车祸等外伤或医疗手术,导致膈肌遭到破坏,并且修补不及时,造成愈合不良、变薄弱。随着日常生活腹部压力增加,容易出现腹腔内脏器疝入胸腔,形成膈疝。

膈疝好发于哪个部位
膈疝是发生在膈肌上的疝,膈肌是分隔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肉,它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膈疝。膈疝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在胸骨后,也就是胸骨后膈疝。这种情况的缺损不会很大,疝入物质多为脂肪,对胸腔造成的粘连不严重,手术容易操作。另一种常见的膈疝发生位置在膈肌的左后方。这个位置比较深,临近多种脏器,尤其与脾脏非常接近,因此脾更容易疝入胸腔。由于脾脏很脆弱,且容易出血,它如果疝入胸腔,手术难度被大大增加。并且,胃、结肠也会因膈肌左后方膈疝疝入胸腔,容易造成粘连,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还有一种在膈疝基础上形成的膈膨升,它是整个膈肌往胸腔内膨出,需要更复杂的手术治疗。

膈疝治疗方法
膈疝是一种机械性解剖学的改变,是由于膈肌缺损导致腹腔脏器疝入胸腔的疾病。仅靠药物治疗不能修补缺损,起不到治愈效果。目前主要治疗膈疝的方法就是手术。传统的方法是胸外科医生进行开胸修补,但是这种方法创伤大,患者需要住院1-2周,术后还需要长期卧床,十分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普外科和疝外科医生采用微创治疗,手术仅需要在患者胸口开三个5毫米至1厘米的小口,一个放入镜头观察缺损状况,另外两个放入腹腔镜器械,将缺损修补完好后放置补片起到强化作用。患者手术前后痛苦小,恢复较快,不影响生活。广大膈疝患者更愿意接受这种微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