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查

发布时间:2020-02-2656020次播放

视频内容:

一旦患有糖尿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

常规的检查方式有视力检查、视野检查、眼底检查,B超检查等。眼底检查,有直接眼底镜和间接眼底镜检查,还有一些仪器设备的检查,包括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OCT或者OCTA检查。不同的检查可以发现眼底的不同病变,例如像眼底的荧光造影,能够发现是不是有新生血管,是不是有无灌注区,是不是有微血管瘤,要不要打激光,什么地方打激光,打的范围有多广。OCT检查目的主要就是看黄斑部有没有水肿,一旦黄斑部有水肿,就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5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分为6期,1、2期有可能只有点状或片状出血,3期比较严重,456期属于增值期。中华医学会也制定了我们国内与国外接轨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一共分六期:第一期主要眼底的微血管瘤,小的出血点。第二期有一些片状的出血更明显一些。第三期也是叫重度非增殖期,这个时候除了一、二期的表现以外,有421的原则,具体分析如下:1、4就是每一个象限的出血点,要多于20个点,2、2至少有两个象限,有血管的、串珠样的改变,血管不规则,3、1是有一个微血管的障碍,微血管的异常。这是非增值期一、二、三期。第四期就出现新生视网膜新生血管。第五期会出现不利出血,纤维增殖。第六期会出现视网膜脱离。
02:54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如果患有糖尿病没有很好的控制血糖,患有肾炎,肌酐高,以及药物影响等都有可能会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几率,其中一型糖尿病患者10年后可能发病,二型糖尿病患者5到10年后可能发病。更容易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从四个因素进行分析:一、早期血糖控制得是否良好、平稳,如果血糖波动较大,更容易得视网膜病变。二、血压、血脂、肾功能是否健康,如果患有肾炎、肌酐高也容易得视网膜病变。三、药物影响,比如患者治疗心脏病、脑梗得同时用抗凝药、扩血管药物会导致眼部出血加重,进而引发视网膜病变。四、患者个体得易感性,这个因素与个人体质有关。
02:5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和有效治疗,会直接导致失明。现在一般认为在每年新增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里面,失明的患者大概占了25%,也就是4个失明的患者中间,其中有一个就来自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因此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导致失明的几率相当的高。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后不一定会失明,所有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是可防可治的,关键就是要早防早治,并且正确地预防和治疗。所以一旦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眼科找专业的医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往往会出现视网膜的出血和渗出,严重的还会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如果脱离范围比较大,累及到黄斑,还有可能会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会出现失明,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一定要密切监测一下眼底的情况。如果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往往需要尽快的用一下活血化瘀的药物,同时还需要进行激光治疗。我们知道激光治疗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封闭无灌注区,而且可以减少新生血管的产生,能够明显的缓解病情的发展。当然如果出现牵拉性的视网膜脱离,必须要尽快的手术。尽快的使视网膜复位,避免出现视网膜的萎缩变性。平时一定要尽最大可能的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降到最低。
语音时长 01:54

2020-02-10

59664次收听

糖尿病白内障怎么治疗
因为糖尿病会导致血管系统出现问题,从而引起眼底血营养供应不足从而出现白内障。糖尿病白内障会因为血糖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糖尿病白内障治疗要控制血糖,可以进行药物缓解,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视网膜疾病根据其发展阶段及严重程度分为增殖型和非增殖型,非增值型又分为三期。早期为非增值型视网膜病变1期为点状出血微血管瘤;2期为黄白色硬性渗出;3期为软性渗出,增值型可分为4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及玻璃体积血5期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膜,6期眼底新生血管纤维增殖膜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其中较为严重的是增殖期。增殖其出现新生血管时,如不及时治疗可诱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对于玻璃体出血患者如不及时治疗,也可诱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因糖尿病型视网膜病变伴有纤维增殖及牵拉可造成视网膜的脱离,增殖造成的并发症较为严重,所以患者检查发现眼底疾病时必需及时治疗。
语音时长 01:58

2020-01-07

66986次收听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人眼部的严重的并发症,早期可有眼底出血微血管瘤,慢慢发展为硬性渗出,软性渗出,在此阶段可以行控制血糖缓解病情的进展,随着病情的进展必要时可行激光,如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病情继续进展,患者可出现眼底新生血管以及玻璃体积血,此时患者可有眼前黑影遮挡感如积血量较小的话。患者只可发现眼前有点片状黑影飘动,如积血量增大,患者可出片状的黑影遮挡以及局部视野受损,如病情继续进展,患者可出现纤维增殖膜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此时患者视力急剧下降,伴有眼前固定黑影遮挡,患者眼底出现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后,易出现新生血管型青光眼,此时患者出现眼压增高,眼胀眼疼的感觉。
语音时长 01:49

2020-01-07

57694次收听

糖尿病眼底病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是属于一种全身性的系统疾病。这也就能够导致它在一定程度上对身体所有器官的一种统治性及影响性。在出现糖尿病眼底病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症状,在早期的时候是视力下降视物不清,那么在中晚期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定的视网膜脱落或者是新生性青光眼的这种情况出现。
什么是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眼病是一种主要的致盲性疾病,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可以通过标准化治疗进行诊断,糖尿病眼疾包括眼底血管瘤,眼底出血,泪囊炎,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混浊,视神经萎缩。此外,糖尿病患者眼部疾病的发生率显着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如何预防糖尿病眼底病变
患者要预防糖尿病眼底病变,首先要做的事情就严格控制血糖,这一点至关重要,是预防糖尿病的根本;其次要控制好血压以及血脂,否则的话,无疑是雪上加霜;再者,要注意定期检查,早检查早治疗;最后,还要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种疾病的发作,会导致人们的眼部视力受到较大的损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针对这种疾病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好相关的检查。建议患有糖尿病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最好定期对眼部做检查,并且控制好体内的三高水平,同时要多给身体补充维生素。最关键的是要做好戒烟工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表现为烦燥、皮肤瘙痒,多饮多食、小便多等,同时伴有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并发症。早期如并发有黄斑水肿,视力会严重下降,每年应到眼科或内分泌科进行筛查,四年左右做一次造影,才能有效防治损害视功能并发症的出现和发展。
语音时长 04:00

2018-06-13

62849次收听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指什么
一般来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于糖尿病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它的出现与发作是因为血糖过高潜在损坏视力的视网膜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眼底出血,微血管瘤出血,黄斑水肿等等。
语音时长 00:48

2018-06-13

62105次收听

01:5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致盲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严重损害视功能的一种疾病,其中黄斑水肿、白内障是严重损害中心视力的一种并发症。如果不防治,不及早控制基础血糖和血脂水平,或是不及早的检查,到了增生期,就会形成致盲性的眼病。因此提倡早发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01:15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所引起的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它是因为血糖过高潜在损坏视力的视网膜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眼底出血,微血管瘤出血,黄斑水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