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椎管内神经鞘瘤
发布时间:2020-03-1155845次播放
视频内容: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检查有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
目前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检查方法主要依靠神经影像学,特别是CT和磁共振的检查。
在CT检查中可以发现椎管内星形节段的占位性病变,一般表现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在进行增强CT检查时可以发现有明显强化的腊肠状的病变;而磁共振检查对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更加明确,肿瘤一般表现为明显强化,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囊变,呈椭圆形或者腊肠形的病变,有时也可以沿椎间孔生长形成椎管内外沟通的哑铃型的病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岩斜脑膜瘤算是严重的吗

什么是岩斜脑膜瘤
岩斜脑膜瘤是一种特殊部位的脑膜瘤。岩斜脑膜瘤位于脑子底部正中间,起源于双侧三叉神经内侧、上中斜坡上缘、面神经内侧、上斜坡下缘到中斜坡的下缘,这个区域的脑膜瘤称为岩斜脑膜瘤,岩斜脑膜瘤还可以位于中颅底上缘,也可以突破这个界限,从三叉神经内侧向外侧生长,甚至可以从顶面长到鞍区,从顶面往底面长到枕骨大孔,它不仅限定在固定区域,有可能向旁边生长。这个区域的肿瘤,位置比较深,所以是神经外科最难的手术之一,非常具有挑战性。
脑膜瘤能介入治疗吗

脑膜瘤的治疗方法以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全切肿瘤作为根本的治疗方法。如果没有进行手术全切的话,那么手术之后容易出现复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放疗的方法来进行控制,也就是说手术切除和放疗是脑膜瘤治疗的最为重要的两个方法。介入栓塞治疗一般来说,并不作为脑膜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在一些手术比较困难部位的脑膜瘤,通过介入的方法在术前进行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有助于减少术中脑膜瘤出血的风险使手术更加安全,所以介入治疗方法可以作为脑膜瘤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一般用在这种困难部位的特别是颅底的巨大的脑膜瘤,在手术之前进行栓塞,但是一般来说介入治疗并不能作为脑膜瘤的独立治疗方法,因为介入治疗只能对脑膜瘤的一些比较重大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但是很快肿瘤周围还会有很多代偿的血管对脑膜瘤进行供血,肿瘤还有可能继续增大,同时脑膜瘤的一些比较细小的供血动脉也是我们通过介入的方法很难以到达的,在这个栓塞的过程中也难以实现有效地阻断。
脑膜瘤怎么治疗

脑膜瘤没有症状的观察为主,体积较大的以外科手术为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脑膜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一类颅内肿瘤,对于脑膜瘤治疗方法可以分几大类。一、高龄患者体积比较小,特别是已经完全钙化的脑膜瘤,没有引起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可以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而并不急于治疗。二、已经引起明确症状的脑膜瘤或者体积比较大的脑膜瘤,建议患者应该首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肿瘤,位于颅底等重要部位的脑膜瘤,建议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手术,以免术后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三、大概有10%左右的脑膜瘤属于恶性脑膜瘤,在手术切除之后有时容易出现肿瘤的复发。建议患者在肿瘤切除之后进行局部的放疗以延缓和降低复发的风险,在此后的随访过程中仍然复发,还可以考虑再次手术切除肿瘤达到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肿瘤生长的目的。
脑膜瘤算是大手术吗

脑膜瘤根据所在的部位不同,手术难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对于这种大脑半球凸面,大脑镰旁的脑膜瘤属于神经外科的常规手术,手术的难度和复杂性比较低手术的安全性比较高,并不算神经外科的大手术。但是对于一些,位于颅底部的脑膜瘤特别是位于颅底部位,包绕众多神经和血管的比较巨大的脑膜瘤,手术风险属于从手术的角度来说,属于风险比较高比较大的手术,属于神经外科的大手术。比如巨大的嗅沟脑膜瘤,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海绵窦旁的脑膜瘤,岩斜区的脑膜瘤枕骨大孔区的脑膜瘤,和位于窦汇区的脑膜瘤位于第三脑室,以及松果体区的脑膜瘤这些脑膜瘤,都属于神经外科比较具有挑战的比较大的手术。应该由富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特别是擅长颅底操作,和纤维操作技术比较过关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手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的神经功能免受手术的影响。

脑膜瘤可以预防吗
目前脑膜瘤没有明确的预防措施。虽然脑膜瘤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颅内肿瘤,但是它的病因仍然不明确,所以脑膜瘤还没有明确的预防措施。患者在诊断为脑膜瘤之后,应该及早地进行治疗,虽然绝大多数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但是随着肿瘤的缓慢生长,仍然可以对患者的脑组织形成压迫,引起明显的症状;或者由于肿瘤包绕正常的颅内血管和脑神经,引起患者比较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绝大多数脑膜瘤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是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的。

脑膜瘤如何分类
脑膜瘤最常见的分类是根据脑膜瘤所在的部位进行分类,临床上可以分为大脑半球凸面脑膜瘤、大脑镰旁脑膜瘤、矢状窦旁脑膜瘤、窦镰旁脑膜瘤、嗅沟脑膜瘤等。另外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脑膜瘤术后的具体病理类型分类,大致可以把脑膜瘤分为十五个病理类型,其中九种属于世界卫生组织分级一级的脑膜瘤,三种属于分级二级的脑膜瘤,三种属于分级三级的脑膜瘤,其中一级的脑膜瘤属于良性的脑膜瘤,而三级的脑膜瘤属于恶性的脑膜瘤。

脑膜瘤是什么
脑膜瘤是颅内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来源于蛛网膜的粒细胞。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以硬脑膜或者硬脊膜为宽基底的,与正常脑组织和脊髓组织分界比较清晰的肿瘤。在临床上这类肿瘤常会压迫正常的脑组织或者脊髓组织,凸显一些症状,对于引起症状的脑膜瘤应该及时接受神经外科的手术治疗。脑膜瘤属于临床上治疗效果最为理想的颅内肿瘤,肿瘤很少会复发,患者的神经功能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恢复。
脑膜瘤能不能治好

很多脑膜瘤患者有很大的几率得到治愈,前提第一个是肿瘤生长在一个能够扩大切除的部位,在这个部位可以做到SimpsonⅠ级切除。SimpsonⅠ级切除是指不要把肿瘤切除,而且要把肿瘤累及的硬膜切掉,把累及的颅骨做处理,经过切除很有可能使患者治愈。所以,患者发现脑膜瘤后,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如果需要手术治疗,建议患者能够早期找专科医生做处理,争取治愈的机会。也有部分肿瘤包绕了神经、包绕了血管,特别是它生长在颅底的部位,这种情况下,一部分能够做到一级切除,一部分做不到一级切除,则需要给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治疗。综合性的治疗首先要尽可能的减少肿瘤的体积,尽可能的给患者做到影像学的切除。所谓影像学切除是指手术后通过核磁检查看不到肿瘤,由于周围有众多的神经血管,不能进行扩大切除,最大程度减少肿瘤的体积甚至手术后核磁也难以发现肿瘤,然后再进行定期的复查。如果患者复发,可以采取伽马刀、采取一些其他治疗。同时,脑膜瘤也不是一成不变,绝大多数脑膜瘤是良性,在肿瘤生长的过程中,特别是颅底的脑膜瘤,它的级别可能升高,它从一级可能变成二级,此时患者就容易复发,也容易产生临床症状。所以,早期治疗是很重要。另外,脑膜瘤的治疗第一次治疗是最关键的,如果第一次得不到治愈,则第二次的治愈几率明显会降低。所以,患者第一次治疗一定要找专科的医生、负责的医生,制定一个完善的方案,争取治愈的几率。

脑膜瘤和胶质瘤的区别
病理发生确实区别比较大。脑膜瘤是发生在脑外颅内的肿瘤。胶质瘤是发生在脑实质的肿瘤。脑膜瘤的生长是膨胀性生长,胶质瘤的生长是侵润性生长。它们都可以发生颅内高压和占位性的体征和效应。在临床上没有特定的临床表现表现出两个肿瘤不一样。
侧脑室脑膜瘤手术完整切除
脑室内肿瘤多见为脑膜瘤、室管膜瘤、胶质瘤。脑膜瘤为良性,应予全切,避免或减缓肿瘤复发。由于脑室内充满脑脊液,生长较缓的瘤体常在很大时才导致患者症状,一般为头痛,易被忽视;不少患者在常规体检时才被发现。
小脑镰旁双侧脑膜瘤的手术切除
本例脑膜瘤发生在小脑镰上,较为少见。瘤体较大,患者已有脑受压症状,如走路不稳。继续发展,会出现行走不稳等平衡失调症状,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呛咳等后组颅神经症状,头痛加重等脑积水症状,甚至呼吸突发停止等小脑扁桃体下疝急性发作等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