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癌变需要切除胆囊吗

发布时间:2020-05-1562543次播放

视频内容:

临床上如果诊断出胆囊息肉癌变,必须进行胆囊切除。无论是胆囊息肉还是胆囊自身产生癌变,治疗的最低要求是切除胆囊。

胆囊癌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期,常见的有TNM分期和Nevin分期。如果在胆囊息肉早期产生癌变,没有影响到胆囊的肌肉层或者粘膜下的肌肉层,只是在粘膜内有一些轻度的癌变。单纯地做胆囊切除手术能达到治疗效果。

一旦胆囊癌有所发展或者胆囊息肉癌变之后,癌细胞已经扩展到黏膜的基层,甚至达到胆囊基层、胆囊壁,除了胆囊以外,要把胆囊所附着的部分肝脏,甚至胆囊管所附着的部分胆总管,都要进行切除,进行重建手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胆囊病变指的是什么
胆囊病变是指胆囊发生的各类异常改变,主要包括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及胆囊癌等疾病。胆囊病变可能由胆汁成分异常、细菌感染、代谢紊乱、胆道梗阻等因素引起,常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黄疸、发热等症状。
胆囊息肉的两大类型
胆囊息肉又称为胆囊隆起样病变,临床上可以分为非肿瘤性病变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非肿瘤性病变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其次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腺肌瘤等。肿瘤性病变则以良性的腺瘤为主,恶性主要为胆囊癌。
胆囊息肉患者寿命有几年
胆囊息肉患者寿命有几年?相信我们大家都有听过胆囊息肉这种病,在国内这种病的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虽然对人体不会有太大的危害,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及时控制病情的话,对人体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患上胆囊息肉,大部分的人都会想到切除,那么胆囊息肉切除能活几年
诱发患有胆囊息肉的病因
饮食会引起的疾病有很多,胆囊息肉就是属于其中之一。想要及时治愈好胆囊息肉的话,了解到胆囊息肉的病因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1、约占胆囊息肉患者的80%以上,人体分泌出来的胆汁不能被正常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久而久之形成了胆固醇的沉淀从而形成了胆囊息肉。因此,这是导致胆囊息肉的病
胆囊息肉样病变如何治疗
胆囊息肉样病变如果没有发生癌变的风险,对胆囊功能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不需任何的干预,定期检查就可以;需要重视的是,如果是单个体积较大,快速增长,形态不规则,内部有血流信号,易发生癌变的腺瘤性息肉应该及早的手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绝大多数都是胆固醇的结晶,或胆固醇性息肉,是一种异常的结构,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医学上对凸出于胆囊腔内的隆起性病变的总称,并不代表癌变,不代表一定是癌,对于胆囊壁任何不正常的信号,任何在胆囊壁上的一些异常的结构,统称为病变。
语音时长 01:34

2020-02-24

52688次收听

患了胆囊息肉算是严重吗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查体的时候会发现胆囊息肉,那么由于大多数的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不具有癌变的风险,只是胆固醇在胆囊壁的结晶,因此呢,大多数的胆囊息肉并不严重,只需要控制饮食当中胆固醇的摄入,保证饮食结构合理,定期检查,注意维护胆囊的功能,这样就可以了。真正需要干预的或者是警惕的胆囊息肉,是指那些容易发生癌变的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往往为单发,基底较宽,内部有血流,生长较快,附着的胆囊壁有可能会出现增厚,碰到这种情况的腺瘤性息肉;一旦达到了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则建议尽早的手术治疗,以减少其发生癌变的风险。
语音时长 01:53

2020-02-21

63098次收听

01:48
胆囊不舒服有哪些症状
胆囊不舒服的症状包括右上腹部剧烈绞痛、右侧肩部放射性疼痛,还有恶心,呕吐,消化道症状、寒战、发热、上腹胀、恶心、反胃、打嗝,包括腹泻等等。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胆囊生病主要是由于胆囊内结石。慢性胆囊炎引起相应的不适症状,胆囊不舒服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胆囊炎,胆绞痛往往是在进食油腻食物,大量饮酒而诱发的突发右上腹剧烈绞痛,同时伴有右侧肩背部放射性疼痛。还会有恶心,呕吐,消化道症状,寒战,发热等,而慢性胆囊炎主要是指右上腹肝区隐隐不适,由于胆囊功能受损,胆囊浓缩胆汁的功能出现异常,在进食油腻食物会诱发腹痛的加重,同时还会合并有脂肪类食物消化不良而出现。上腹胀,恶心,反胃,打嗝,包括腹泻等。
02:52
胆囊息肉注意事项
胆囊息肉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是它的直径长大到一定程度以后,息肉有可能会癌变。胆固醇性的息肉是不会癌变的;而腺瘤样的息肉是有可能会癌变的。对于这种胆囊息肉来说,还是需要通过做手术去把胆囊切除以后,然后做病理切片,去分析它的病理类型。但是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胆囊息肉,只要息肉的直径在一公分以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定期监测和随访,对于息肉大于一公分,我们要尽早的进行外科手术的干预,同时进行病理的检查,明确它的病理性质。
02:50
胆囊息肉治疗方法有哪些
胆囊息肉的主要治疗办法是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把胆囊息肉进行一个区分,胆囊息肉直径在一厘米以下,是不需要做任何治疗的,只需要定期进行一个随访观察,包括半年左右做一次B超。而对于息肉直径大于一厘米的情况,还是需要尽早的进行一个外科手术的干预,也就是进行一个腹腔镜的一个胆囊切除,切除后的息肉一定要做病理的一个化验。对于术前明确怀疑已经有息肉恶变的情况,在手术当中送一个快速的冰冻病理,然后排除已经癌变的这种可能性,胆囊息肉一旦癌变,不止要切除胆囊,还要进行一个胆囊床的肝组织以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的一个清扫,来减少胆囊癌以后这种复发的一个概率。所以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来说,肯定还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其它的药物,包括物理治疗方法都不能很好的让胆囊息肉去消失,对于直径不到一公分的胆囊息肉,主要的治疗建议进行一个密切的随访观察,在观察中,观察胆囊息肉的变化趋势。
02:49
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治疗
胆囊息肉病变大于一厘米,做胆囊切除手术;不到一厘米,密切随访观察。胆囊息肉样病变其实跟胆囊息肉基本上是同一概念,只是有些时候B超大夫在进行B超检查的时候,并不能确认是胆囊息肉还是胆囊结石,可能会写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从临床的观察来看,胆囊息肉样病变绝大多数是胆囊息肉,而胆囊息肉的治疗,是以直径来做临床决策。息肉直径大于一厘米,建议做胆囊切除手术;息肉直径不到一厘米,建议密切的随访观察,包括半年左右复查一次超声,然后观察它息肉大小的一个变化。对于息肉而言,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很难控制息肉的生长速度,所以主要还是以观察为主。
胆囊息肉的治疗
较小的胆囊息肉对身体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如果息肉太大,有可能癌变,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胆囊息肉应及时治疗。一般10毫米以上的息肉以及恶性息肉应及时切除,而小于10毫米的息肉只要定期检查即可。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引起的
胆囊息肉样病变发生与胆汁成分比例失调、不吃早餐、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等因素有关系。胆囊息肉样病变绝大多数是胆固醇的结晶,因为胆汁里面含有胆固醇、胆酸和胆盐,这三种物质的比例失调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沉积,就是常见的胆固醇的沉积。胆固醇沉积一种是绝对值升高,也就是它的浓度过大导致的沉积。还有一种是三种物质的比例失调导致的沉积。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得胆固醇性的息肉,因为胆汁是从肝脏分泌,由胆囊进行储存和浓缩。经过一夜的时间后,胆囊里面实际上储存了大量胆汁,而且已经经过浓缩。如果不吃早餐,胆汁在胆囊停留的时间又多出四五个小时,所以这部分人容易得胆固醇性的息肉。本身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也容易得胆固醇性的息肉。还有少部分病人是真正的胆囊息肉,这种息肉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病理过程,和饮食并没有什么关系。
语音时长 01:51

2018-09-07

56691次收听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后注意什么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手术前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因为现在胆囊切除术是一个非常常规,非常普遍的一个手术。在很多的三甲医院,已经是列入移植手术的范畴。这些病人并不需要住院。实际上就是在门诊完成一些术前检查,手术当日到医院,做完手术。有的医院观察一晚上,有的医院可能上午做完手术,晚上就可以回家休息。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对于一些高龄的病人,可能还需要谨慎一些。对于青壮年的病人,实际上没有什么特别注意的事项。
语音时长 00:50

2018-09-07

60073次收听

01:58
胆囊息肉手术后注意什么
对于胆囊息肉患者,在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实际上,和胆囊切除术后的注意事项相同。而在手术方式的选择方面,现在有保胆取石手术,但是,主流的手术治疗方法,还是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如果患者不愿意切除胆囊,可以选择单纯的保胆取石手术。如果胆囊息肉患者进行保胆取石手术,在胆囊息肉手术后,一定要注意进行定期的复查。因为保胆取石术后的息肉、结石的复发率,会非常高,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进行复查。患者一旦出现胆囊息肉的情况,就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果胆囊息肉患者是进行胆囊切除的手术,在手术后的注意事项,主要需关注饮食方面,要观察患者自身术后的饮食恢复情况,也需要观察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来进行饮食的调整等。
得了胆囊息肉不可以吃什么
胆囊息肉的患者没有饮食方面的限制,几乎可以正常饮食。但是有一点,如果胆囊息肉是假性息肉,是结石的早期的话。那就说明,脂代谢可能有问题或者摄入的脂量可能比较多,这时要改变以前的生活习惯,要采取低脂饮食。
语音时长 00:37

2018-06-29

6449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