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1-12-1488409次播放

视频内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主要是由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此时视网膜中的微血管壁会变脆弱,并形成微小凸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导致视网膜水肿增厚或渗出,当累及视网膜中央部分时,会出现黄斑水肿,可引起视力下降。

当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治疗。此外,患者还应改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可预防、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进行血糖管理、血压控制、血脂调节等,可减少危险因素。同时定期眼科检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标准是什么
国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对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进行修订,目前主要分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共6期。一、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期,主要是出现微血管瘤,2期为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期为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适用421法则,就是4个象限中,每个象限出血点有20个及以上,有2个象限出现静脉串珠样改变,1个象限出现微血管异常。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期出现玻璃体积血及视盘视网膜的新生血管,5期出现视网膜纤维增殖牵拉,6期出现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分期是按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来进行了分期。视网膜病变的分期标准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指导,针对不同分期,采取不同治疗策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键还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通过积极治疗,可以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维护患者视功能。
语音时长 01:37

2020-04-03

59791次收听

03: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有哪些
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可能会导致眼底出血,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飘动,甚至是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非常严重,是在糖尿病持续病程中产生的并发症。起初患者没有太多症状表现,可能只是眼底少量出血和微血管瘤,视疲劳、敏感度下降等。随着时间逐渐延长,眼底出血、渗出逐渐增多,患者视力越来越差。如果病情加重,出血挡住黄斑或进入玻璃体,患者眼前产生黑影飘动,看事物变形,出血还会牵拉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脱落甚至造成失明。也有部分患者在需要激光治疗的时候没有进行治疗,引发了新生血管青光眼,这种情况比普通青光眼要严重,会产生眼睛胀痛、头疼、恶心、呕吐、眼角膜长泡等。
02:54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如果患有糖尿病没有很好的控制血糖,患有肾炎,肌酐高,以及药物影响等都有可能会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几率,其中一型糖尿病患者10年后可能发病,二型糖尿病患者5到10年后可能发病。更容易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从四个因素进行分析:一、早期血糖控制得是否良好、平稳,如果血糖波动较大,更容易得视网膜病变。二、血压、血脂、肾功能是否健康,如果患有肾炎、肌酐高也容易得视网膜病变。三、药物影响,比如患者治疗心脏病、脑梗得同时用抗凝药、扩血管药物会导致眼部出血加重,进而引发视网膜病变。四、患者个体得易感性,这个因素与个人体质有关。
02:4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方法有进行局部按摩,选择合适的体位,注意控制血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引起的一种眼部病变,在眼部护理方面有多种方法,比如早期病变出现眼睛干涩、视力疲劳、眼底少许出血点等,此时可以埋耳豆进行局部按摩。如果眼底水肿、出血加重,甚至进入玻璃体,应该精心护理,建议患者采用半卧位或头高位,让出血往下沉,如此可以帮助患者的视力恢复好一些。如果病情发展到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同时视网膜要打油打气,患者的护理工作也要从体位入手,比如俯卧位、趴着或者低头,其原则与普通出血完全不一样。除了日常体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血糖。
03:2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原因有哪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眼底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直接原因就在于糖尿病,其他次要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糖尿病有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以上三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都会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过1型糖尿病产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更严重一些,发病也要快一些。2型糖尿病产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对要缓慢一些。随着糖尿病时间越长,产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性越大。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时间越长,眼底严重程度越来越重。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指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并曾发展到晚期对视力影响巨大,甚至可致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按照严重程度可分为两大类: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又可分为三期:既轻度、中度及重度非增生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分为三期:即增生早期、纤维增生期及增生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表现为视力进行性下降,早期可无自觉症状,随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飞蚊症,视野模糊,视野中有阴影或空白区域,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该病患者还可伴有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病变。根据病变分期,此病可行激光或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43

2020-02-10

57698次收听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往往会出现视网膜的出血和渗出,严重的还会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如果脱离范围比较大,累及到黄斑,还有可能会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会出现失明,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一定要密切监测一下眼底的情况。如果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往往需要尽快的用一下活血化瘀的药物,同时还需要进行激光治疗。我们知道激光治疗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封闭无灌注区,而且可以减少新生血管的产生,能够明显的缓解病情的发展。当然如果出现牵拉性的视网膜脱离,必须要尽快的手术。尽快的使视网膜复位,避免出现视网膜的萎缩变性。平时一定要尽最大可能的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降到最低。
语音时长 01:54

2020-02-10

59664次收听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因为糖尿病造成的并发症,故而作为预防该疾病来说,平时就应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同时还需要定期去医院查查看看眼底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糖尿病虽然不是一个大病,但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却是非常严重的。平时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同时养成运动的习惯,每天运动一定的量,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够把血糖维持在一个正常范围以内。也可以适当的用一下活血化瘀的药物,比如,复方丹参片或者银杏叶片,这些药物能够明显的改善眼底的微循环,也能够有效的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平时一定要重视眼部的健康,密切监测一下眼底的情况,一旦出现眼底的异常,一定要尽快的进行治疗,我们知道激光治疗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非常关键的,而且也被认为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神器。
语音时长 01:37

2020-02-10

62456次收听

糖尿病白内障可以手术吗
糖尿病白内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如果是血糖控制比较好的患者,可以适当的进行白内障的手术治疗,但是如果糖尿病本身的并发症较多,控制不好的最好不要手术,以免增加手术的风险。
糖尿病眼底病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是属于一种全身性的系统疾病。这也就能够导致它在一定程度上对身体所有器官的一种统治性及影响性。在出现糖尿病眼底病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症状,在早期的时候是视力下降视物不清,那么在中晚期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定的视网膜脱落或者是新生性青光眼的这种情况出现。
什么是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眼病是一种主要的致盲性疾病,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可以通过标准化治疗进行诊断,糖尿病眼疾包括眼底血管瘤,眼底出血,泪囊炎,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混浊,视神经萎缩。此外,糖尿病患者眼部疾病的发生率显着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如何预防糖尿病眼底病变
患者要预防糖尿病眼底病变,首先要做的事情就严格控制血糖,这一点至关重要,是预防糖尿病的根本;其次要控制好血压以及血脂,否则的话,无疑是雪上加霜;再者,要注意定期检查,早检查早治疗;最后,还要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视网膜病变算是由糖尿病引发的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又因为该疾病会导致人们出现失明的情况,所以必须要及早的治疗。目前治疗视网膜病变的方法有很多,最为常见的就是中医疗法和西医西药疗法了,如果病人所出现的症状非常严重的话,那么可以考虑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来达到根治的效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时怎么进行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使中药治疗,比如芪明颗粒,和血明目片等,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糖尿病患者应该在患病四年左右的时间到眼科体检,早发现,早干预。日常需要结合内分泌科医生的专业指导要将血糖、血脂控制在有效范围以内。
语音时长 01:32

2018-06-13

56303次收听

01:1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有哪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就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过高而引起的,是糖尿病非常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数据表明,十年期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达到50%。十年以上的患者达到70%以上。想要有效控制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需要在内分泌科和眼科共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