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正常了还用吃药吗
发布时间:2021-05-1073749次播放
视频内容:
如果是糖尿病的话,血糖正常了,还应该要吃药的。糖尿病人用了降血糖的药物,可以把血糖完全控制的跟正常人一样。
如果停了药以后,血糖可能会反弹的。因为糖尿病是一个进展性的疾病,随着糖尿病时间的延长,胰岛功能会逐步的减退,胰岛功能减退以后胰岛素就少了,胰岛素少了以后,原来吃的药可能效果还不好了,需要加第二种药、第三种药,甚至于还要用胰岛素了。所以说,糖尿病人血糖正常了以后,一般情况下还是要坚持用药,保持长期的血糖正常,这样最好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餐后2小时血糖8.7怎么办
餐后2小时血糖8.7mmol/L考虑是糖耐量受损状态,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是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建议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养生保健,尽量将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控制到7.8mmol/L以内。第一,饮食方面调整,建议选择一些低升糖指数的食物,避免吃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升糖指数>70的尽量不吃,主食类如油条、白米饭、面条、疙瘩汤、各种粥类等;蔬菜水果类如南瓜、胡萝卜、荔枝、龙眼、香蕉等;尽量不要吃含糖的各种点心、零食,不要吃巧克力、糖果、果脯等。对于高血糖的人群,比较安全的水果主要有:圣女果、黄瓜、柚子、猕猴桃。另外可以多吃一些粗粮食物,精米白面尽量少吃,五谷杂粮热量低,升糖指数低,而且会有饱腹感,对于高血糖病人是很合适的。第二,体重管理很关键,很多2型糖尿病人群都是因为长期的不合理饮食、长期不运动造成的,所以“管好嘴、迈开腿”,每天进行有氧运动至少一小时,在不断地运动锻炼中,降低体重,同时能够降低血糖、血脂等,有利于身体健康。第三,摒弃不良嗜好,吸烟、喝酒都有人体血糖代谢是有影响的,所以尽量不吸烟、少喝酒,有利于血糖水平的调节。第四,规律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要早睡早起,不要经常熬夜,不能长时间处于紧张疲惫的状态,保持心理健康,有利于血糖代谢。

餐后2小时血糖12.5严重吗
餐后2小时血糖如果已经是12.5mmol/L,是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符合诊断为糖尿病的标准之一,建议去内分泌科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一条明确规定,患者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也就是“三多一少”,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但是体重下降,抽血化验随机血糖≥11.1mmol/L;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是12.5mmol/L,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需要按照糖尿病的情况来进行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因为先天性或后天性原因造成的胰岛素分泌障碍,或者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血糖代谢紊乱综合征。长期的血糖代谢紊乱可能会引起多系统的器官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脑血管等组织器官出现功能减退甚至衰竭。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血糖水平等情况,单用或联合应用降糖药物,血糖升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与胰岛素合用,而且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血糖浓度变化,调整用药剂量等。在药物治疗控制血糖的同时,坚持长期的糖尿病饮食原则,对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降低各种并发症的概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也非常关键。
血糖高能不能引起血脂高

确实血糖高,高血糖本身也是会引起血脂增高的,原来没有糖尿病的时候,病人的血脂也正常,但是高血糖尤其新诊断的糖尿病,经常会引起血脂高,尤其是甘油三酯高,这个会比较多。所以经常血糖很高的病人,一查血脂也高,胆固醇也会高一点,但是没有甘油三酯高的多,同时人们还发现,糖尿病人的血脂异常,一、是甘油三酯高,还有低密度脂蛋白的相对增高。甘油三酯高,所以糖尿病没有发生以前,甘油三酯可能就增高了,血糖特别高的时候也高,另外,还有糖尿病人往往伴有低密度脂蛋白,或者胆固醇的增高,是一个相对的增高。糖尿病人如果没有并发症,没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病人,年龄在40岁以上的,低密度脂蛋白要控制在2.6mmol/L以下,如果有心脑血管的病变,要控制到1.8mmol/L以下。所以,血糖高的病人经常会引起血脂高,或者同时两个都有增高,要进行积极的处理。

血糖仪测血糖准确吗
应该说是相对准确的。诊断糖尿病要抽静脉血,抽静脉血测空腹血糖、测餐后血糖,血糖仪就是用来监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的。血糖仪测定的血糖和静脉比相差不超过15%,所以主要是用来得了糖尿病给监测血糖。血糖仪毕竟是监测血糖的仪器,误差15%之内也是允许的。比如测出来血糖是8mmol/L,15%可能是在9mmol/L或者是7mmol/L大概在这个范围之内,这个还是可以用的。而且糖尿病人应该要备血糖仪随时测定,有的人看看有没有糖尿病,测一下也可以粗略的筛查,但是绝对不能用于诊断。
血糖高会引起神经炎吗

临床上患者长时间血糖控制不达标,可引起末梢神经病变,患者可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时间控制不达标,因为高糖环境下可以是糖激化中产物,在血管内皮沉积,从而引起大小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比如可引起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加重下肢周围神经的损伤。患者一旦出现,周围神经损伤,往往表现为感觉神经的损伤,临床表现为双阻止的麻木、针刺样的疼痛,烧灼感、异形感以及踏空感等异常感觉。如果长10年未及时的干预处理,患者,上述的症状会逐渐的加重,并且波及到小腿,患者往往会出现夜间静息样的疼痛,往往影响患者的睡眠。糖尿病患者平时要注意血糖管控,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锻炼,减轻体重。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选择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糖,是自己的血糖控制达标,以减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一旦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要及时的给予相关的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
高血糖的忌吃食物

高血糖的人忌吃含糖量过高的食物,因为血糖高的人是需要控制血糖含量的,而富含糖的食物是会加重血液当中血糖的含量的,如果血糖持续偏高,容易会引起糖尿病,高血糖等疾病的,而且容易会引发一些不可逆转的并发症,是会危及生命的。所以在饮食上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出现高血糖后,需要避免食用各种甜食、点心、糖果、高糖的水果等。还需要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和油脂性的食物。还不可以喝酒的,要少吃食盐、味精、酱油等这些调味品,或者含盐高的食物。平时也不要一味的降低进食量。平时可以多食用燕麦、紫菜、洋葱等可以促进血糖下降的食物,同时需要适当运动,要控制每天的总热量。在热量固定的前提下,一些高热量的东西尽量少吃或者不吃,每天养成定时吃饭的习惯。

血糖高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典型血糖高的症状是三多一少,饥饿多食、口渴多饮、多尿加上体重减轻。血糖升高并不一定出现三高一低的典型症状,只要出现皮肤瘙痒或者是皮肤感染后不易愈合,都预示着可能存在血糖的问题。有一些老年女性患者,往往因为反复的泌尿系感染,或者是反复的外阴的瘙痒而就诊,发现血糖升高,只要出现类似的上述感染不容易控制,甚至特殊不适的感觉,可能预示着出现了血糖的问题。一般对超过40岁的成年人,进行血糖监测,提早发现是否存在糖尿病的风险。
血糖高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血糖高要注意饮食总量,根据他的身高,体重,活动量以及活动的性质来计算,控制总的热卡,另外还要注意在控制热卡的基础之上注意食品的多样化,限制糖,盐,菜肴味道相对比较单一,甜味剂可以调节口感,也不产生热量,偶尔的时候可以吃。动物脂肪含油脂比较高的。脂肪,猪油等,还有核桃,花生这些含脂肪都比较多,要尽量的少吃或不吃。摄入甜品,如白糖,葡萄糖等糖甜的糕点,都要尽量避免。可以把土豆和山药,红薯等这些含淀粉比较多的食物,当成主食,而在控制热量期间,如果有饥饿感的话,可以适当的加含纤维素比较多的,比如说绿色蔬菜这些等,这个不需要限制的。主食主要是以米、面为主,可以掺杂杂粮,但是把握一个原则就是总的量,总的热卡要控制。
怀孕血糖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