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人可以喝纯牛奶吗

发布时间:2022-06-0917628次收听

语音内容: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病人是可以适量喝牛奶的,但不宜过量。
糖尿病是一种由糖代谢紊乱,蛋白质代谢紊乱以及脂肪代谢紊乱的综合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腺的胰岛素分泌作用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所导致的。纯牛奶富含蛋白质以及钙、铜等各种微量元素,利于糖尿病患者蛋白质以及矿物质的补充。同时,纯牛奶含糖量相对较低,适量饮用一般不会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大幅波动,所以糖尿病病人可以适量喝纯牛奶。
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应以低糖、低脂肪为主,主食应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杂粮为主,适量进行体育运动,辅助症状的恢复。
糖尿病患者建议应该及时前往专业的医院,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下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只有控制好血糖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04
想吃甜食是怀孕的征兆吗
怀孕是指妊娠。通常情况下,女性想吃甜食可能是妊娠的征兆,但如果女性没有出现停经、呕吐、乳房胀痛等情况,可能不是妊娠的征兆。1.是:在妊娠后,部分女性的饮食偏好可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如突然爱吃甜食、肉食等,通常是体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快速升高所导致。如果女性还伴有停经、呕吐、乏力、嗜睡、乳房胀痛等症状,可能是妊娠的征兆。2.不是:如果女性有过度节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问题,也可能会出现想吃甜食的情况,但这与是否妊娠无关,女性一般不会出现停经、呕吐、恶心等妊娠反应。如果女性怀疑是妊娠,建议前往正规医院进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能较为科学地判断是否妊娠。
空腹血糖9至11要紧吗
空腹血糖在9~11mmol/L,考虑是糖尿病,进行规范治疗后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则不要紧。但如果没有积极治疗,血糖长期升高引起多种并发症,则比较要紧。正常人空腹血糖在3.9~6.1mmol/L,若发现空腹血糖处于9~11mmol/L,同时出现糖尿病症状,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如果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服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等,日常注重生活调理,降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一般不要紧。但如果没有配合医生规范用药,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如摄入过多含糖高的食物,导致血糖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可能会引起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多种并发症,危害自身健康,情况相对要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配合医生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语音时长 01:21

2022-06-09

110383次收听

02:57
吃稀饭血糖会升高吗
吃稀饭肯定会升高血糖。稀饭大部分是大米熬制的,大米属于碳水化合物,主要的成分是淀粉,长时间的熬制以后,会导致淀粉葡萄糖链的断裂,容易导致单糖和双糖的析出,这样升糖指数比较快。所以,对于糖尿病的病人,一般不建议患者吃稀饭,容易导致餐后的血糖迅速升高,有时升高的速度很快,导致了胰岛素的分泌跟不上节奏,进而导致餐后的血糖明显的升高。对于糖尿病的病人,尽量选择升糖指数慢的食物,或含糖量比较低的食物,这样对餐后血糖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
温性水果包括哪些
寒性和温性,是中医里面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老百姓也是耳熟能详。水果大多数都是寒性的水果,但是有个别的,是中医所言的温性水果,比如芒果、荔枝,还有樱桃、榴莲这些食物,桃也是是属于温性的水果。所以老人经常讲肠胃不太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吃温性的水果,如果吃西瓜、吃雪梨,这样寒性水果容易拉肚子,可以试试吃点桃儿,吃这一类的水果,会让你的肠胃感觉更舒服一些。。但是我们不同的人选择水果的时候,需要注意,比如血糖比较高,荔枝、芒果,还有榴莲,这些温性的水果就应该严格控制,尤其是榴莲,榴莲里面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达28%什么概念,米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24%-25%,它居然比米饭的含糖量还要高。所以这一类的食物,建议最好是闻闻味儿就算了,但是在这些温性的水果里面,有个别的水果,对于糖尿病患者比较友好,比如樱桃,樱桃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其实并不高,只有百分之十几,但是它的血糖生成指数,也就是GI,相对来讲在水果里面,算是最低的一类。这类的水果,糖尿病的患者如果餐后血糖控制得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每天吃100g,不要超过200g,这样的量,不仅可以让你更好的控制血糖,而且还可以摄入一些微量营养素。
语音时长 01:57

2021-07-09

82253次收听

血糖值多少是糖尿病
血糖值主要分为空腹血糖值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如果空腹血糖值大于等于7.8毫摩尔每升,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大于11.1毫摩尔每升,就很有可能是患有糖尿病。但是血糖高并不一定代表就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会引起血糖高,所以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只是有一定的关联。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及饮食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很多,比如说体重下降、视力减退、受伤后不容易恢复、饥饿感强等等多个症状。饮食调节能够更好的控制血糖,日常中要注意减少主食的摄入量,刺激性的食物不可以吃。可以选择粗粮类的食物。
糖尿病血糖的标准范围是多少
正常成年人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为3.3~6.1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7.0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11.1毫摩尔每升即可确诊为糖尿病。明确诊断应积极治疗,控制血糖,血糖应控制在合格标准内,即空腹血糖
语音时长 01:29

2020-01-14

52963次收听

糖尿病能根治吗
糖尿病病友非常关注糖尿病是不是能治愈。很多时候从一些媒体上面获取的一些信息,说糖尿病能够治愈。实际上从某些国内、国际的循证医学的证据来说,目前为止糖尿病不能根治,但是不能治愈并不代表不能得到合理的控制。糖尿病治疗主要的目标不是根治,而是把血糖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已经形成并发症的,主要是延缓病情的进展,把已有的并发症控制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减少对身体的危害。保证即使有糖尿病,也能够享受比较好的生活质量,仍然不影响个体的正常寿命,这样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不是一定要把糖尿病根治。目前还没有临床实践以及循证医学的证据表明糖尿病可以根治。但是极少数早期血糖不是很高的糖尿病患者,可以仅仅通过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达到血糖理想,而不用口服降糖药物,但需要持之以恒。
语音时长 01:31

2020-01-09

58603次收听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用什么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采用神经营养药物进行治疗,建议可服用甲钴胺片或神经节苷脂,同时可以加服福辛普利等药品,且可对症使用苯妥英钠和前列腺素E。另外,患者也可以对症服用中药调理,可分别服用生脉散以及葛根芩连汤等中药方剂。
糖尿病怎么根治
糖尿病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积极的饮食治疗,运动以及药物治疗,可以达到长期控制血糖的目标。糖尿病的治疗有5架马车,也就是饮食,运动,药物,糖尿病教育以及监测,那么饮食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以及活动量来制定饮食计划,每天定时定量,少吃多餐,可以尽量的多选择一些维生素以及纤维素多的食物。另外加强运动,达到一个中等强度的运动,药物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单用或者联合用药,让患者知道糖尿病是终身性的疾病,需要长期积极的控制,了解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危害,使患者及家属积极的配合治疗,达到长期控制稳定的状态,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说糖尿病是无法根治的,因为糖尿病是一个终身性的疾病,慢性病需要长期积极的控制。
语音时长 01:42

2019-12-09

57998次收听

02:01
糖尿病跟吃糖有关吗
糖尿病和吃糖没有直接的关系,更多情况下高脂蛋白饮食、高热量饮食导致肥胖以后,特别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基础。如果碳水化合物、含糖类物质吃得过多,也可以导致肥胖,继而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这方面讲也不能说糖尿病跟吃糖没有一点关系。但是总的来说,高热量饮食是糖尿病发生最常见的原因,肥胖经常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基础,糖尿病不仅仅是吃糖多引起,高热量饮食、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饮料喝得太多经常是糖尿病病情发生或者加重的诱因。
01:42
甘油三酯高注意什么
甘油三酯高要注意控制饮食,少吃油腻的食物,必要时可以用药物治疗。降低甘油三酯最常用药物是非诺贝特。甘油三酯高,相当于血液中的脂质含量高。如果血抽出来以后,放在试管里静置,可以看到抽出来的血一半都是油。甘油三酯高,可能会对胰岛功能造成损害。如果遗传性的甘油三酯高,一定要用药物治疗。
糖尿病怎么食疗
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的增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的关注,虽然说糖尿病是比较难治愈的疾病,但是临床上可以通过一些饮食的调理使该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多吃洋葱、紫菜芙蓉汤、竹笋米粥等等,都是比较不错的食疗方法。
02:02
糖尿病能吃什么水果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的水果有无花果、火龙果、苹果、木瓜、柠檬、石榴、菠萝、梨子、草莓等等。糖尿病的患者可以吃含糖量低的水果,比如无花果、火龙果、苹果、木瓜、柠檬、石榴、菠萝、梨子、草莓、山楂、甘蓝、猕猴桃、樱桃等。患者需要控制每天摄入的热量,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胰岛素或者是降血糖的药物来治疗。对于糖尿患者来说,只要血糖已经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绝大部分的水果都是可以吃的,但要注意控制量,像一些含糖量高的水果,建议最好就不要吃了,比如说,香蕉、干枣等,尤其是干枣,它的含糖量在30%~40%以上,所以,不建议糖尿病的患者食用。另外,像是桂圆、龙眼,葡萄等也都是高糖的水果,建议最好不要吃。其他的水果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但也要控制量。平时,建议患者要勤监测血糖,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合理使用药物
哪些人要警惕糖尿病
糖尿病是发达国家病人短寿的原因之一。必须对糖尿病保持警惕。如果仍不放心,就找医生检查血糖浓度。要一生平安,不要终生遗憾。那么糖尿病早期有哪些症状呢?哪些人应该警惕糖尿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