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哮喘怎么预防发作

发布时间:2020-02-1060252次收听

语音内容: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参与的气道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喘息、咳嗽等症状。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哮喘严重发作可威胁生命,在日常生活中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预防,可减少哮喘的发作:

第一、注意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在天气变化或寒冷时,一定要及时添加衣服,预防感冒,有条件者可注射流感疫苗。

第二、积极查找过敏源,避免接触引起过敏的物质。

第三、不食用海鲜、鱼虾等容易引起的食物。

第四、不去容易引起过敏的地方。室内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同时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第五、多饮水,进餐时不要过饱,少食多餐,不吃过甜、过咸以及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哮喘病忌吃什么
得了哮喘病忌吃海鲜类、致敏水果、奶制品以及鸡蛋等食物。第一,得到哮喘最好不要吃海鲜类的食物,例如鱼、虾、蟹。此类食物容易引起过敏,导致哮喘的发作。第二,得了哮喘最好不要吃菠萝、芒果等容易诱发哮喘发作的水果,平时可以选择吃苹果、猕猴桃。第三,奶制品也是诱发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第四,鸡蛋也是临床上常见的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得了哮喘之后在饮食方面要格外慎重,个人的体质不同,诱发哮喘发作的食物也会有所差异。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0

78958次收听

哮喘的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
哮喘的最佳治疗方法是在哮喘急性发作期要积极的控制哮喘的症状,可以使用β2激动剂,比如沙丁胺醇气雾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如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在哮喘的缓解期一般使用茶碱类药物来进行控制,同时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比如远离过敏原,避免接触容易过敏的物质,比如尘螨、粉尘、动物的毛发等。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吸入冷空气,以及吸入污染的空气。在日常当中饮食要清淡,可以多摄入高维生素的食物,不可以吃海鲜类的食物,以及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15

61919次收听

女性哮喘的早期治疗是什么
女性哮喘的早期治疗可选择吸入疗法,它具有起效快、用药少、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的特点,一般分为平喘和抗炎两类,对于患者而言,平喘药是在哮喘发作时使用,可在几分钟见效,之后随着病情好转,患者可改为按需使用。
得了咳嗽变异性哮喘怎么治疗
得了咳嗽变异性哮喘怎么办?首先我们要弄清什么是咳嗽变异性哮喘?专家解释:由于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症状是咳嗽,与感冒极为相似;很多人在出现咳嗽、流涕、鼻塞等病症时,并不当回事,草草地吃了些感冒药,虽然流涕、鼻塞病症有所缓解,但是每天依旧咳嗽不断。这样的症状很可能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如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的典型症状
临床上有一些哮喘病人可能很长时间没有任何症状,间断出现症状加重,原因是暴露于哮喘触发因素,或者可能因为运动过量,还有的是因为对外界的一些物体过敏,如花花草草,或者是室内的一些摆设物,而关于过敏性哮喘的典型症状,大家一起看下文。
青少年哮喘的早期治疗
哮喘的危害很多的患者都是知道,更是会担心哮喘的发作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很多的患者都认为自己的哮喘是不能治疗的,但是其实并不是的,而且还是有很多的治疗方法的,主要的是要对症下药,下面介绍的是青少年哮喘的早期治疗方法。
哮喘抽烟会死人吗
哮喘抽烟是否会死人,因人而异。烟草可以产生大量含有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的烟雾。这些物质诱发哮喘急性发作,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气道狭窄和痉挛非常严重,哮喘发作的时候,没有给予及时解痉、平喘、抗炎等药物治疗,有可能危及到生命。轻症患者,停止吸烟或者停止接触烟雾,大概半个小时左右,症状就可自行缓解。这并不认为哮喘可以抽烟。吸烟可诱发哮喘急性发作,还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鼻咽癌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肺功能迅速下降,是不好的生活习惯,建议所有吸烟者尽快戒烟,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语音时长 01:37

2020-04-08

51218次收听

哮喘如何治疗
哮喘的在治疗上需要进行适当规则的用药,尤其是抗炎药物和平喘药物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和频率,及时控制住病情,平时需要进行预防哮喘的发生。哮喘治疗的药物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是每天长期需要使用的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是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全身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缓释茶碱等。缓解药物是按需使用的药物,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哮喘的症状。包括速效吸入的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全身使用激素,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等。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生一般和感染有一定的关系,在使用缓解药物等的同时,需要进行抗炎治疗,改善患者胸闷、气喘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10

59684次收听

哮喘可以吃花生吗
哮喘能否吃花生还要根据所患的哮喘类型而定,如果属于普通性哮喘,可以食用花生,对于病情发展有利。但是如果所患的哮喘属于过敏性哮喘,则不易食用易诱发和加重哮喘发作。患上哮喘在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雪梨、鱼肉、山药或者是百合等。
02:10
哮喘用什么药物比较好
支气管哮喘主要用解除气道痉挛药物,控制和预防哮喘发作药物,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来选择,如果是急性发作期,需要快速解除气道痉挛,主要是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可比特等;如果是缓解期或慢性持续,主要控制和预防哮喘发作,药物是吸入肾上腺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氨茶碱药物等。支气管哮喘多是因为气道存高反应性,受到外界刺激,如粉尘、油烟、过敏性的物质,呼吸道感染时,可诱发哮喘急性发作,表现为喘闷、气促、呼吸困难,伴有咳嗽,咳痰。
02:02
哮喘为什么夜间加重
哮喘夜间加重与生理节律因素,气道炎症,肾上腺素受体及水平,胃食道反流等因素有关。在白天时肺功能相对较强,夜间肺功能相对较弱,抗过敏能力明显下降,导致哮喘易在夜间发作。大多数哮喘患者伴有鼻炎、鼻窦炎,夜间鼻内分泌物增多,气管炎症反应加重易引起哮喘。如果交感神经的兴奋,会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或痉挛,气道分泌物增多也会诱发哮喘的发生。因体位的因素,平卧后胃液可能反流到食管中,又会因呼吸作用吸入气管中,引起支气管的痉挛,导致哮喘。
哮喘病该怎样预防呢
哮喘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过敏性因素,过敏性哮喘的常见过敏原包括吸入性过敏原和食入性过敏原。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真菌、猫毛、蟑螂等,其中尘螨是我国过敏性哮喘最主要的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在环境中无处不在,难以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减少环境中吸入性过敏原的浓度,从而避免或减轻过敏症状的发生。具体措施如注意维护环境清洁,对居室的所有地方均应定期洗尘,最好使用除螨吸尘器;天晴时将居室门窗打开通风,并晾晒床垫以保持干燥;勤换被褥,定期清洗空调滤网;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等。最常引起哮喘发作的食物有鱼虾、鸡蛋、水果、牛奶、花生、豆类、坚果等,对以上食物过敏的患者需要尽量避免。部分病人可能与感染有关,如呼吸道的感染、病毒感染或细菌的感染,则需求助于医生,针对其原因进行处理。很少的一部分特别的病人,属运动性的哮喘,则建议调整采用合适的运动方式。同时哮喘患者长期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控制气道炎症,正确掌握吸入技术、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均有助于预防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53

2019-12-06

55993次收听

02:15
孩子有哮喘病怎么办
孩子有哮喘病怎么办?它的治疗原则就是包括哮喘控制治疗越早越好,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治疗包括急性发作期,就是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炎治疗。第二个就是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如避免接触触发因素,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并做好自我管理、注重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不可忽视非药物治疗,要重视引起哮喘的病因,比如说哮喘是由于大部分由于呼吸道感染所引起来。另外哮喘可能跟这个吸入的变硬过敏原是有关系的。如这个花粉、羽毛这些、尘螨、还有一些运动可以引起哮喘,另外精神因素、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要注意重视引起哮喘的病因。
01:17
哮喘病会不会遗传
对于哮喘这种疾病来说,具有家族史,哮喘具有家族的遗传性。哮喘这种疾病本身,就是一类遗传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从外源性的哮喘疾病来看,外源性哮喘的发病,似乎与家庭的特应性倾向关系,更为密切。因此,有人认为哮喘这种疾病,是一种多因子的遗传病,并且哮喘的遗传度在70%-80%左右。其实有遗传基因,不一定会发病。因为哮喘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经由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一种疾病。遗传易感性涉及多个基因及其相互作用,可以致病的环境因素,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哮喘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从哮喘的统计结果来看,如果父母都有哮喘,子女哮喘的发病率可以超过50%;如果父母其中一人有哮喘,其子女发病率为20%。
02:21
哮喘病是很严重的疾病吗
哮喘疾病有一定的危险,应该积极控制病情,将发作风险降低到最小。哮喘和慢阻肺,都属于慢性气道的非特异性炎症。哮喘气道的炎症,主要以嗜酸粒细胞为主,偏向于过敏的炎症。哮喘气道的炎症特点是突发突止,也叫发作性的气道气流受限。当患者的哮喘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就可以出现比较剧烈的气道痉挛症状。当患者在短时间之内接触到致敏原以后,就可以突然出现发作性呼吸困难的表现;在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的时候,可以出现气道的过度痉挛表现,会导致气流出现严重受限的情况,从而患者就可以出现短时间的剧烈缺氧,会引起一系列的躯体不适的反应。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因为短时间的剧烈缺氧,导致类似窒息的问题。最严重的后果,可能会出现死亡等不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