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谷胺酰转肽酶高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20-03-1760283次收听

语音内容: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中,肾内最多,其次为胰和肝,胚胎期则以肝内最多,在肝内主要分布于肝细胞浆和肝内胆管上皮中,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来自肝脏。正常值为3~50U/L(γ-谷氨酰对硝基苯胺法)。

此酶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变失代偿时仅轻中度升高。但当阻塞性黄疸时,此酶因排泄障碍而逆流入血,原发性肝癌时,此酶在肝内合成亢进,均可引起血中转肽酶显著升高,甚至达正常的10倍以上。酒精中毒者γ-GT亦明显升高,有助于诊断酒精性肝病。

谷胺酰转肽酶高的原因很多:

1、嗜酒:许多长期嗜酒的人,酒精对肝脏造成损害,可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同时嗜酒的患者很容易导致为酒精性脂肪肝。

2、进补高蛋白:正常人在过度进食高蛋白补品后也容易出现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进食的高蛋白补品增加了肝脏的负担所造成的,此时需要改善饮食习惯即可。

3、药物:如果最近在服用某些药物,肝功能检查时发现氨酰转肽酶偏高,那么很可能是该类药物导致肝脏负荷加重造成氨酰转肽酶偏高的。此时停药后会恢复正常。

4、肝病: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肝病主要有有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丙肝等)、脂肪肝、酒精肝、继发性肝病、肝腹水、肝硬化、肝癌等。病因为坏死区邻近的肝细胞仙酶合成亢进,从而引起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升高,长期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的肝病患者,可能有肝坏死倾向。

5、肾病: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肾病主要有肾炎、肾积水、肾结核等,因为谷氨酰转肽酶主要存在于肾脏,肾出现问题谷氨酰转肽酶出现异常是比较普遍的,需要及时查明病因。

相关推荐

肝脏增大是什么原因
肝脏增大可能由脂肪肝、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囊肿、肝硬化等原因引起。肝脏增大通常表现为右上腹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病毒性肝炎是如何进行分期的
根据病毒性肝炎病程进展,临床上把病毒性肝炎分三个阶段,患病初期是黄疸前期,无黄疸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进入黄疸期,黄疸症状明显;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进入恢复期。
病毒性肝炎会不会遗传
病毒性肝炎不是遗传性疾病,但乙肝有遗传倾向,父母患有乙肝时,子女患病率要高。不过病毒性肝炎出现,主要是病毒传染导致,常通过血液、接触、母婴、消化道等方式传染。
病毒性肝炎传染吗
病毒性肝炎肯定是会传染的,只是它的传染途径的不同。对于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来讲,它的传染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吃东西的时候,比如说手上没洗干净,或者本身这份食物就不那么干净,像很多年前上海爆发的甲型肝炎,就是在海产品毛蚶里边存在着甲型肝炎病毒,所以导致了大面积人群的感染。对于戊型肝炎来讲,也是这样的粪口途径。所以尤其是我们外出回来是一定要强调饭前便后要洗手,尤其是在吃饭之前必须要洗手。有可能你在外边的时候随便摸的东西,有一定的不干净的东西回来吃进去,可能会有感染的问题。对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来讲,这两个的传染途径主要指的是血液和体液的途径。血液主要是一个献血员,保证是安全的,是要做严格的筛查的。体液的途径主要指的是密切接触,比如说夫妻间性生活的密切接触,是有这样的传染途径的。另外一个就是像共用注射器的人群,有可能都会导致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传染。
语音时长 01:40

2020-03-24

61161次收听

病毒性肝炎可以治好吗
病毒性肝炎,对于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这两个肝炎来讲,它们都是一个急性的,那是完全恢复健康的,是全愈的。基本上有将近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基本上肝功都可以恢复正常,病毒是自身完全清除的。对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这两个来讲,急性的乙型肝炎,多数患者是可以自身把病毒完全清除,是不需要去特殊治疗的。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来讲,目前我们有很好的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但是在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所做到的是把乙型肝炎病毒从活跃复制状态转到静止期,同时患者的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恢复正常指的是患者的生化指标,转氨酶、黄疸这些指标恢复正常,而不是病毒的完全清除。对于丙型肝炎来讲,慢性丙型肝炎现在用药疗程是三个月的时间,个别患者在肝硬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时间,大概是半年的时间,基本上也是95%以上的患者甚至于更高,可以达到完全的临床治愈。
语音时长 01:36

2020-03-24

62691次收听

02:29
病毒性肝炎要注意什么
病毒性肝炎的注意有很多。一、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能发现转氨酶升高了,就还继续去坚持上班上学,这种体能的消耗是不利于肝脏的恢复的,就有可能会导致一个疾病的加重,所以一定要注意休息。二、要及时就医检查,出现眼睛发黄、小便发黄要及时看医生。三、要及时用药,吃药一定要规律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病毒感染,像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需要用特殊的抗病毒药物的。对于药物的服用一定是规律的,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会导致病毒的耐药这些问题的发生,所以尽量还是要规律用药。四、饮食上一定要注意清淡好消化的饮食,尽量避免饮酒和刺激性的食物。
02:24
病毒性肝炎怎么治
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比如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卧床休息或简单的保肝药治疗,患者基本可以恢复。病毒是一个自身的体内清除的过程,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抗病毒的药物去处理。急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治疗,90%的患者病毒可以自然清除,不需要特殊的药物处理;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需要在适合的时机给患者服用口服、特效抗病毒的药物。乙型肝炎有针剂的注射、干扰素的治疗。丙型肝炎根据患者不同的丙型肝炎的基因分型的不同,用药的选择不同,基本上治疗三个月的疗程,丙型肝炎是完全治愈。
病毒性肝炎检查项目有什么
患上病毒性肝炎后,建议患者可以进行血清酶检测、肝功能检查、血清蛋白检测、超声扫描和肝穿刺病理检查等检查方法。通过这些检查方法,能够准确的检测出病毒性肝炎有关的症状,同时还可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病毒性肝炎护理措施
患有病毒性肝炎后,在积极治疗时还要注意定期复查,根据复查结果指导用药,提高治疗效果;其次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注意戒酒等,以免病情加重;另外还要做到洗漱用品专人专用,防止把肝炎病毒传染给他人。
病毒性肝炎会传染吗
病毒性肝炎肯定是传染的。但是不同类型具体传染的状况又不太一样。如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也把称之为粪-口途径传播,也就是说病毒是吃进去的,时间从胃肠道,进入到肝脏引起肝细胞的炎症,这么一个发病的过程。而病人的排泄物,病人的大便里面可能会带有病毒,所以只要把好了病从口入关,一般是能够预防不得甲肝和戊型肝炎的。首先病毒性肝炎的定义,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还有戊型肝炎病毒,甲、乙、丙、丁、戊这五种是嗜肝病毒引起肝细胞炎症损伤,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定义: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有戊型嗜肝病毒引起肝细胞炎症损伤,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一旦临床确诊了这五种肝炎当中的一种,都是要上报传染病卡的,所以病毒性肝炎肯定是传染的。甲肝戊肝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也称之为粪口途径传播。吃的食物一定要高温,一定要煮透。很多戊型肝炎的病人都是吃过海鲜,涮涮一下就捞出来吃甚至生吃然后患的戊型肝炎。除甲型和戊型之外,其两种就是乙肝和丙型肝炎,慢性乙肝和慢性丙型肝炎,们传染性是根据检测的结果,乙肝的反映传染性叫做HBV-DNA,丙型肝炎反映传染性是HCV-RNA,所以一个乙肝病人、丙肝病人要想关心自己传染性怎么样,就建议去做这两个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来判断传染性怎么样。
语音时长 01:40

2020-03-10

56818次收听

病毒性肝炎怎么回事
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病毒性肝炎的定义。病毒性肝炎是指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损伤为主的这样一类肝脏疾病,它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那么具体都有什么病毒可以引起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的肝炎病毒,病毒性肝炎定义:病毒性肝炎是指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损伤,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而这五种类型的病毒里边甲型和戊型相对来说比较相似,因为他们都是表现为急性肝炎,不会有慢性化的形式,所以虽然来得急症状重但是经过积极的治疗最后能够完全恢复正常。那么如果说是乙型形和丙型那就不一样了,乙肝丙肝他们既有急性感染的形式又有慢性感染的形式,而临床上更多的可能还是慢性感染的形式,也就是说咱们经常看到的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那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由于乙肝病毒或者是丙肝病毒在持续的复制,那么造成肝细胞严重损伤,日积月累那么肝脏的纤维化逐渐的进展,最终就有可能进展到肝硬化,在肝脏出现很多的结节,肝脏也会出现形态的改变。病毒性肝炎发病形式:甲型戊型肝炎表现为急性肝炎,不会有慢性化形式;乙型丙型肝炎既有急性感染又有慢性感染形式,而临床上以慢性感染形式最常见。如果这时候还不治疗,那么还有15%到20%的人逐渐出现肝细胞的癌变,就是这些结节发生癌变,那出现肝癌就是比较晚期的一个结果了。所以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我们更加的强调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语音时长 01:52

2020-03-10

52273次收听

病毒性肝炎严不严重
病毒性肝炎严重性须结合病毒的种类以及发病人群,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病毒性肝炎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特指是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损伤,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比如甲型肝炎或戊型肝炎,病人经常会是急性发病的过程,起病急,症状较重,没有食欲,恶心呕吐,全身无力且小便发黄像浓茶色等。这时的化验肝功能转氨酶较高,可能有1000到2000多,指标很高,由于甲肝和戊肝特性为急性不会慢性化,在急性期经过积极的治疗是可以痊愈的,不会转成慢性。对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既有急性的方式又有慢性的方式,尤其在急性期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转成慢性后想治愈会非常困难。危害在多年后,由于慢性乙肝慢性丙肝持续存在病毒的复制,会反复引起肝细胞的炎症损伤、纤维化,日积月累后逐渐进展到肝硬化,肝硬化阶段可能会出现肝硬化的并发症,比如肝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甚至肝性脑病、肝昏迷、肝肾综合征,癌变等,这时的预后就比较差了,不同类型有不同表现,也有不同的结局。
语音时长 01:50

2020-03-10

51650次收听

02:39
病毒性肝炎的症状
病毒性肝炎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也不一样。常伴消化道症状,乏力,恶心厌油、吃不下饭,甚至会出现小便黄如浓茶色,也有的伴有眼睛黄、脸的皮肤发黄等。1、甲肝和戊肝多半表现为急性发病,出现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表现。2、乙肝和丙肝更多见的是慢性发病形式,临床表现比较隐秘,患者的转氨酶升高幅度不是特别高,症状相对比较轻。临床上慢性乙肝丙肝可能没有任何不适症状;部分病人会出现轻微的乏力,容易感到累,或者吃完饭不消化,上腹胀堵感等,也有一些病人小便偏黄。由于乙肝丙肝的症状不典型,往往容易被忽略。
02:37
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回事
病毒性肝炎是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损伤,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发病形式和预后也是不一样的。1、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表现为急性肝炎,起病急症状重,不会有慢性化形式,经过积极治疗后能够恢复正常。2、乙型丙型肝炎既有急性感染的形式又有慢性感染形式,而临床上以慢性感染形式最常见,即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由于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会持续性复制,如果不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会造成肝细胞严重损伤。日积月累引起肝纤维化,最终可能进展到肝硬化。肝硬化阶段不进行治疗的患者15%-20%会出现肝癌。
02:14
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病毒性肝炎,可以有不同的传染途径。病毒性肝炎一般可以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以及戊型肝炎。通常情况下,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这两种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消化道进行病毒的传播。乙型肝炎以及丙型肝炎,这两种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在我国,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的途径,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在成年人当中,会出现通过性传播的途径而感染乙型肝炎的情况。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也可以通过血液进行传播。但是,在这些年来,通过对于血液制品,还有卫生方面的一次性耗材的严格管理,通过血液途径感染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案例,变得非常少见。在个别情况下,丙型肝炎也可以通过纹身、打耳洞等途径感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