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术后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1-01-1592450次收听

语音内容: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方面要关注术后患者心肌酶谱一个动态的变化。每天要复查心肌酶谱,尤其在术后三天之内,监测血流动力学、血压、心跳以及心电图的动态变化,注意复查心脏超声。

第二个方面是关注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一般在术后一周之内更容易常见。通常我们会加强抗血栓抗凝治疗。如一周内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同时给予双联抗小板抗栓的治疗,如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或者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联合。

另外关注患者是否出现急性机械并发症,乳头肌的功能失调或断裂。心室游离壁的破裂,室间隔穿孔等等。要注意复查心脏超声,同时嘱患者卧床休息,尤其在心梗后七天之内,避免患者出现便秘,给予患者比较容易吸收消化的食物,同时完善患者其他药物治疗,强化他汀类的治疗,逐渐加用β和RAAS系统阻滞剂,例如ACEI类的药物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逐渐增加剂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03
心脏球囊手术视频
心脏球囊手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狭窄等病症,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起到减轻症状的作用,但不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手术步骤:第一步:术前检查,明确病情。第二步:局部消毒,进行全麻。第三步:划线,确定手术切口。第四步:切开外周血管将带球囊心导管在X线监视下送入心脏的病变部位。第五步:在球囊内加压注入显影液,使球囊扩张。第六步:取出导管,缝合切口,再次消毒即可。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脏球囊手术。术后患者需要清淡饮食,不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补充身体营养,促进身体恢复。
急性心肌梗死的后遗症
急性心肌梗死的后遗症有很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引起其他部位的血栓或栓塞形成,比如肾脏、头颅、四肢大血管等。还可以引起恶性的心律失常、心脏破裂、室壁瘤等后遗症。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肺部感染、心包炎以及胸膜炎等后遗症。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需要积极预防后遗症,主要是应该规律的进行检查随诊,规律的药物治疗,规律作息时间,术后增加营养,增加抵抗力,可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一旦出现有心脏不适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不能自行用药延误病情。对于已经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后遗症,需要积极的对症处理,避免病情加重危及生命。
语音时长 01:32

2020-12-23

72856次收听

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主要是严密休息,采取平卧位休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饱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同时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稳定斑块等治疗。对于发病早期可以进行药物溶栓治疗,再予以抗血小板的药物治疗、调脂药物治疗等。但是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建议首选进行介入治疗,观察血管堵塞的情况,予以植入支架开通狭窄的血管,帮助重建血运,减少心肌组织的坏死。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术后,还需要继续药物治疗,继续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降脂稳定斑块治疗,定期进行支架维护,可以减少复发的可能。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平常生活中还需要予以生活方面的控制,尽量低盐低脂饮食。
语音时长 01:34

2020-12-23

77958次收听

急性心肌梗死会遗传吗
急性心肌梗死不会遗传,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血管狭窄堵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等。但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些危险因素可以有遗传性,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对于具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比普通人高,需要积极的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避免血管病变加重。对于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要注意生活中干预,避免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不要抽烟饮酒,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一般可以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还应该定期进行心脏检查,规律的进行药物抗血小板稳定斑块等治疗,对于早期的血管病变予以积极的处理,可以减低心肌梗死的风险。
语音时长 01:32

2020-12-23

97651次收听

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有很多并发症。主要可见于以下几种,首先可出现乳头肌功能失调或乳头肌断裂,可引起心脏破裂,还可引起室壁瘤的发生;其次可引起全身个系统的栓塞性疾病,比如颅脑、肾、脾以及四肢动脉栓塞等;最后还可以出现心肌梗死后综合征,比如心包炎、胸膜炎、肺炎等。为了避免心肌梗死的并发症,需要积极的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首先需要进行生活饮食方面的干预,需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大鱼大肉等油腻食物的大量摄入,可防止高脂血症等。其次是予以药物进行预防治疗,可以予以抗血小板药物以及降脂药物,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
语音时长 01:32

2020-12-23

86954次收听

急性心肌梗死怎么引起的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为动脉硬化引起的,动脉硬化加重导致血管出现狭窄甚至闭塞,进一步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很多的诱因可以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比如:熬夜、剧烈的活动、情绪激动、肥胖以及原来具有的心脏疾病,以上几种常见的诱因都可以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疾病,需要注意平时的生活细节。应保持健康的体魄,坚持每天进行适当的有氧活动,可以增加心脏耐受能力,降低动脉硬化率。平时还应该以少油脂的食物为主,多吃些青菜水果,有助于降低脂肪,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机会。
语音时长 01:30

2020-12-23

80571次收听

中医如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辨证服用中药可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型可用益气活血药物,痰瘀互结型可用活血化痰药物,寒凝心脉型可用散寒宣痹药物,正虚阳脱型可用回阳救逆药物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何时能恢复运动
急性心肌梗死在接受手术之后一般月需要休息3~4天左右,另外也应该保持清淡的饮食控制,日常运动,结合个人病情选择药物治疗。
myo正常值
myo正常值是是心肌受损后心肌蛋白标志物,用于早期心梗参考数值。
02:25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最严重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就是心脏破裂,甚至来不及抢救,这是急性心肌梗死造成猝死的原因之一。另一个猝死的原因是严重的心律不齐,由于心肌的坏死,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发生室颤,还有急性的心肌梗死以后,心肌细胞的坏死,大量的物质释放出来,会导致猝死的发生率增加。另外,病人在放完支架以后,或者心肌梗死溶栓以后,回到病房就出现了喘憋、端坐呼吸,这个时候要考虑有心衰的发生、心律失常的发生、电解质的紊乱的发生,这些都是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
02:23
急性心肌梗死要怎样预防
急性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管腔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剧烈运动、发脾气、睡眠不足、熬夜等,导致冠状动脉的斑块破裂。还有血压增高,血液撞击到斑块的根部,导致斑块破裂,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积形成血块,堵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到坏死。还有就是心肌耗氧量的剧烈的增加,导致心肌缺血到坏死。就是剧烈运动、冠状动脉的痉挛,可诱发心肌梗死。另外,熬夜、发脾气等都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外界的诱因导致斑块的破裂,狭窄的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的痉挛,都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原因。
02:34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心脏的心肌突然的发生了坏死,主要是由于给心肌提供养分的血流突然中断。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内血栓突然形成,将血管完全堵死,血流不能通过,造成心肌长时间内没有供血和供氧,发生了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的急症和重症,因为心脏的跳动必须有赖于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而心肌细胞坏死之后,心脏就不能通过有效的收缩给身体各器官供血。所以急性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必须尽快就医,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去除血栓等因素,让冠状动脉血流再通,继续给心肌细胞提供氧气和养分,让已经出现问题的心肌细胞逐步的恢复。如果错过最佳就诊时间,心肌细胞的坏死往往不能恢复,就会造成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等严重的后果。
02:37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的注意事项
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突然的血栓形成,导致了血液不能够通过冠状动脉给心肌细胞供血和供氧,心肌就会出现坏死。目前常采用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冠状动脉介入的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就是通过介入的方法把堵塞了冠状动脉的血栓进行清除,同时对造成血栓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狭窄的程度进行撑起。支架植入之后,需要注意:第一,对于支架的保养,以及整体的康复,都要特别的注重,一定要规范的进行药物治疗,不能擅自的停药。第二,要做到规律的生活方式。第三,定期门诊随诊,完善相应的化验检查,监测身体的各项指标。
怎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的急危重症,情绪乐观、适度运动、结伴外出勿忘药、戒除烟酒勿高脂、定期复查、提倡戒除烟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常服中药等都可以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后心肌组织无复流和靶向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AMI)相关动脉血运重建治疗,显著减少了住院并发症和死亡率,改善了患者预后。但AMI仍是冠心病(CHD)主要的死亡原因,相关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一年内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仍在18%左右,现代西医学对血运重建后的系统炎症反应、心肌组织无复流、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病理环节,尚缺乏真正理想的对策。中药及其复方药效成分及其复杂,作用环节的靶向性虽不如化学药物明确和显著,但多作用环节的综合效应在现代医学的画面上仍显示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在现代医学基础上,结合传统医学,系统研究中药、复方不同有效成分及其相互组合干预AMI血运重建后多病理环节的机理,有望为AMI的二级预防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新的安全有效的干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