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1.3要紧吗

发布时间:2021-05-2090615次收听

语音内容: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1.3不是太严重,有可能是因为发生某些过敏性疾病引起。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荨麻疹或者过敏性结肠炎等。因为正常情况下,血常规检查中,嗜碱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正常范围是0-1。1.3只是稍微有点偏高,说明病情不是太严重。

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判断后,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确诊。确诊后遵医嘱使用些抗过敏药物对症治疗,病情会很快缓解。治疗的同时,需要禁止再次接触过敏源,避免引起过敏反应反复发作。如果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就说明病情比较严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低是什么原因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低,一般没有肯定的临床意义。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是指骨髓中造出的血小板释放入血以后,看体积分布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之内。如果血小板体积越均匀,大小越一样,分布宽度越低。常见的引起血小板分布宽度降低的疾病,多数都是一些克隆性的血液系统的疾病,比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或者是骨髓纤维化,这些血液系统的克隆性的疾病,单一克隆制造的血小板,血小板的大小往往更均匀,就会导致血小板分布宽度轻度的降低。但是这些分布宽度的变化和血小板计数比较,血小板计数还是具有很明确的临床的意义,在血常规的检查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在临床上并没有决定性的意义。还需要综合血小板计数和其他血常规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所以出现了血小板分布宽度的降低大家不用太紧张,建议到血液科咨询血液科的大夫,根据血常规的结果给予针对性的处理。
语音时长 01:01

2021-12-30

83507次收听

红细胞大小标准是什么意思
红细胞的大小标准,临床上一般以红细胞平均体积来定义红细胞的大小。体内的红细胞也不是完全均一的,有大一些的,也有小一些的,但是红细胞体积的平均值一般介于80~100fl之间。临床上大于100fl的红细胞体积,认为红细胞体积是增大的;小于80fl的,认为平均红细胞体积是减小的;介于80~100fl的叫正细胞性的。在显微镜下红细胞一般6μm~10μm,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中心圆盘状的这种典型的红细胞形态,中心会呈现一个中心淡染区。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和输送氧气,红细胞在肺泡中和呼入的氧气结合,形成血氧的红细胞,经过左心时把这部分红细胞泵入到动脉中,最后进入毛细血管。红细胞具有很好的变形能力,正因为双凹圆盘状,而且没有细胞核,所以红细胞很容易变形。变形以后的红细胞进入组织,深入组织,把氧气输送给组织,使组织获得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这就完成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
语音时长 01:13

2021-12-30

81523次收听

小孩体检血小板偏高是什么原因
小孩体检血小板偏高,可能是生理性原因,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是比较多见的,体检时一般是空腹抽血进行化验,有时血液浓缩的问题,可能会造成血小板计数的轻度升高,但是其他血液学指标问题不大,这种情况不用担心,多喝水后血小板计数就正常了。另外孩子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比较快的阶段,炎热夏天喝水比较少或剧烈运动后水分蒸发比较多,也会引起血液浓缩,导致生理性的血小板增高,这些情况是不用进行治疗的,也没有必要担心。病理性的血小板增高,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首先一些骨髓异常增生的疾病可能会发生在儿童身上,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很可能会导致血小板的增高。有些血液系统的病变具有家族遗传性,需要结合家族史来进行分析和判断。其次,如果孩子化验血常规前的几天,如果患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等也很可能继发血小板增高,抗感染治疗后血小板也会恢复到正常。再次,儿童患有川崎病的情况下,也会引起血小板计数的明显偏高,此时要进行住院治疗,一般是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此外可以使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必要时需要换血疗法。血小板偏高需要看变化幅度,只要没有超过正常值的两倍以上,一般都是生理性升高,此时多给孩子喝水,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等,一个月后复查,这种血小板的略微升高现象可能会自然消失了。如果血小板数量出现明显的增高,需要查找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语音时长 02:12

2021-12-30

66989次收听

失血过多表现
失血过多可能会造成休克,此时失血量超过1500ml,这是失血最严重的症状,休克状态下患者意识丧失,精神错乱、抽搐、昏迷等产生,四肢厥冷、皮肤可出现蓝紫色瘀斑。尿量减少,甚至无尿状态。因为休克状态会导致身体各个系统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特别是脑缺血缺氧就会造成意识障碍,影响脑功能,心脏供血不足会导致全身循环血容量不足,对重要的器官出现一些不可逆性的危害。人体血容量是4000-5000ml,如果是一种慢性失血,患者一般只是会出现头晕,乏力,嗜睡,心悸,记忆力减退等不适症状;但如果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出血,如外伤性出血、大手术过程中血管破裂出血,人体会出现血压极速下降,四肢阙冷,脉搏细速,重要脏器衰竭而导致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而导致死亡。短时间的失血状态,根据失血量的多少临床表现也不一样。轻度失血症状不会很典型,例如献血400ml以内的情况下,并不是出现特别明显的不适症状。但是如果失血超过800ml,人体就会感觉到一些不适症状了,主要是浑身乏力、精神萎靡、面部明显苍白、唇部发白、手脚温度明显降低。失血继续加重,超过1500ml的情况下,由于血液的丢失会导致体循环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重要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此时就会进入休克状态,刚开始表现为烦躁易怒,躁动不安,呼吸急促,心率加快,逐渐的出现意识的淡漠、谵妄、抽搐、昏迷等情况。
语音时长 02:11

2021-12-30

65967次收听

02:35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是什么病的征兆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周血细胞中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当中性粒细胞的比例超过75%时是中性粒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率轻度偏高并没有临床诊断意义,如果明显偏高可能是以下疾病的征兆:第一,感染性疾病,因为中性粒细胞是人体抵抗外来病原菌入侵的重要免疫细胞之一,特别是细菌感染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明显升高,如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化脓性阑尾炎;另外一些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膜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病、梅毒;一些寄生虫病,如钩端螺旋体病、肺吸虫病等,都可以导致血常规检查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的明显升高。第二,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也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粒细胞性白血病等。第三,在应激创伤、重大手术之后,患者也会出现一过性的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如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脑梗或者心肌梗死患者、食物中毒、休克状态等,机体免疫系统自我代偿性反应过程中,白细胞会升高。此外妊娠的状态下也可以出现白细胞的生理性增高。第四,一些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患者,也可以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
01:43
血液五项检查什么
血液五项检查的医学全称是血液检查五分类。血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还要对白细胞的组成进行分类。白细胞主要分为五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常见于一些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比值的升高常见于一些病毒感染。嗜酸细胞的升高常见于人体患有一些免疫系统疾病、过敏、寄生虫等等时候。嗜碱细胞的升高比较少见,在一些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或者骨髓增殖性疾病的病人可以看到。单核细胞比例的升高,在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可以看到。
01:42
平均血小板体积低是什么原因
平均血小板体积降低,并不针对临床某一种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可以看到平均血小板体积降低。慢性髓性白血病病人,也可以见到平均血小板体积降低,但是这些平均血小板体积降低并没有明确的临床意义。治疗时也以治疗原发基础的血液系统疾病为主,并不针对平均血小板体积降低给予处理。在血小板计数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考虑血小板体积的变化是否有问题。发现血小板平均体积有变化,建议拿着原始化验单到医院血液科就诊,听从专科大夫的相关建议。
01:49
白细胞一万多严重吗
白细胞1万多是否严重,要综合病人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同的疾病和病人的状态,白细胞计数1万多所代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白细胞升高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如果是重症的感染,即使白细胞升高不明显,也需要对病人进行抗生素支持治疗,避免发生感染中休克等不利结局。如果白细胞升高是由于一些血液病引起,白细胞升高1万多,一般还是早期的状态,当然还要结合血小板、血红蛋白、骨髓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其他一些疾病,包括药物也能引起白细胞升高。所以建议到医院血液科就诊,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后续处理方式。
02:45
凝血酶原活动度偏高该怎么办
凝血酶原时间或凝血酶原活动度,主要反映的还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7因子的功能。如果这方面出现问题,依然应该是先做凝血酶原时间的纠正实验。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凝血四项里检测的指标,主要是和凝血酶原时间在一起。凝血酶原时间反映的是时间延长,表现的是出血的问题。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再进一步检测凝血酶原的相关指标,这个指标偏高,还是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的功能的减弱。凝血四项里边除了凝血酶原时间,还有活化的凝血活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的定量和凝血酶时间的检测。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是什么原因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也就是HDL减低,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感染、糖尿病、肾病综合征,以及应用雄激素、β受体阻滞剂和孕酮等药物。高密度脂蛋白检测的适应症,包括:一、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非致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成分检测;二、使用降脂药物治疗反应的监测,在使用降脂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避免LDL降低,它的正常值为1.03-2.07mmol/L,小于1.0mmol/L则为减少,HDL水平增高有利于外周细胞清除胆固醇就是CHO,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故HDL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HDL增高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HDL与甘油三酯也就是TG呈负相关,也与冠心病的发病呈负相关。HDL增高还可见于慢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HDL水平低的个体,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大,HDL水平高的个体,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小,故HDL可用于评价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
语音时长 02:10

2021-07-09

99259次收听

利可君片可以长期吃吗
一般情况下,利可君片可以长期吃,但是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具体分析如下:
环孢素最少吃多长时间
环孢素是属于免疫抑制剂的药物,在进行大型手术或者是器官移植前需要服用环孢素。服用量与身体的体重有着明显的相关,每千克以15毫升为主。在进行手术前,至少需要吃一周左右的环孢素,这样才会有效果。
引起血小板升高的原因
血小板升高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引起血小板升高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当患有川崎病的时候,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大出血,在手术之后护理不当的时候,就会引起血小板升高。另外,当患者受到了病毒的感染的时候,也会引起血小板升高的情况。
血小板低的原因有哪些
血小板低的原因有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被破坏、血小板消耗增加等,需要积极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
有些患者在检查的时候,出现了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有很多的原因,基本涉及伤寒、心肌梗塞等疾病,还有就是患者严重烧伤、大手术之后,也会出现此状况,由于涉及的疾病方面很多,所以在出现上述状况的时候就要及时就医、诊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