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龟头炎要做什么检查

滴虫性龟头炎确诊需进行分泌物镜检、PCR检测和尿液检查,治疗以口服甲硝唑为主,伴侣需同步治疗。主要检查包括显微镜下寻找滴虫、核酸扩增技术确认病原体、尿常规排除尿路感染。
1. 分泌物镜检是诊断滴虫性龟头炎的基础方法。医生用棉签采集龟头及包皮内板分泌物,置于生理盐水滴片中,400倍显微镜下观察。典型滴虫呈梨形,大小约10-30微米,前端有鞭毛,运动活跃。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清洗患处,阳性率可达60-70%。对于症状典型但镜检阴性者,需重复取样3次以提高检出率。
2. PCR检测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阴道毛滴虫特异的基因片段进行扩增。相比镜检,灵敏度提升至90%以上,能检出每毫升分泌物中少于10个的虫体。取样时需用专用拭子旋转刮取尿道口黏膜,避免血液污染。该检查可区分滴虫亚型,对甲硝唑耐药株的检测有指导意义,但费用较高且需专业实验室支持。
3. 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和尿培养。滴虫常引发尿道炎,尿液中可见大量白细胞,亚硝酸盐可能阳性。晨起首次排尿前段尿液离心后镜检,偶可发现滴虫。尿培养需专用滴虫培养基,保持37℃培养48小时,阳性结果可确定诊断。合并尿路感染时,需加做细菌培养指导抗生素选择。
治疗采用甲硝唑400mg口服每日两次,疗程7天。顽固病例可用替硝唑2g单次顿服,治愈率超过90%。局部用甲硝唑凝胶每日涂抹患处,缓解红肿瘙痒。合并细菌感染时,联合头孢克肟200mg每日两次口服。治疗期间禁止饮酒,伴侣无论有无症状都需同步服药。
滴虫性龟头炎确诊依赖实验室检查,规范治疗可完全治愈。治疗失败需考虑耐药可能,建议做药敏试验。日常保持生殖器干燥清洁,避免不洁性接触。治疗后3个月需复查PCR确认病原体清除,防止复发。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应严格控制血糖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