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小儿
关键词: #小儿
小儿惊厥是婴幼儿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主要由大脑异常放电引起,表现为突发性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常见原因包括高热、脑部疾病、代谢异常等,需及时识别病因并采取降温、抗惊厥等处理措施。
1. 高热惊厥
6个月至5岁儿童多见,体温骤升至38.5℃以上时易发。典型表现为意识丧失、四肢强直性抽动,持续1-3分钟。处理时需立即侧卧防窒息,解开衣领物理降温,38.5℃以上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既往有高热惊厥史者,发热初期即可预防性使用地西泮栓剂。
2. 低钙血症
血钙低于1.75mmol/L时可能引发手足搐搦症。多见于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儿。发作时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后期需长期补充维生素D3(400-800IU/日)和钙剂(元素钙300-500mg/日),多食用奶酪、豆腐等高钙食物。
3. 癫痫发作
脑电图显示异常放电是诊断关键。强直-阵挛发作需立即保持呼吸道通畅,5分钟内未缓解者静脉注射地西泮。长期治疗根据类型选用药物:丙戊酸钠适用于全面性发作,左乙拉西坦用于部分性发作,托吡酯可联合用药。避免闪光刺激、保证充足睡眠有助减少发作。
4. 中枢感染
脑炎、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常伴随持续惊厥。需急诊进行腰椎穿刺检查,细菌性感染选用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病毒性感染可用阿昔洛韦。恢复期配合神经营养药物如胞磷胆碱,并定期评估智力发育。
5. 遗传代谢病
苯丙酮尿症、枫糖尿症等可导致反复惊厥。需进行血尿代谢筛查,确诊后采用特殊配方奶粉饮食治疗。枫糖尿症患儿需严格限制支链氨基酸摄入,定期监测血氨基酸谱。
小儿惊厥发作时保持冷静至关重要,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特征有助于医生判断。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惊厥,首次发作后均需完善脑电图、头颅影像学等检查。日常注意预防感染、规律补充微量元素,有癫痫家族史的儿童应避免过度疲劳。发作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必须立即送医,延误治疗可能造成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