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丝菌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真菌病,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口服抗真菌药、局部治疗或手术切除。常见方法包括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药物,碘化钾溶液湿敷,以及病灶清创。
1. 口服药物治疗
伊曲康唑是首选药物,成人剂量200-400mg/日,疗程3-6个月。特比萘芬250mg/日对皮肤型效果显著,需连续服用4-6周。氟康唑200-400mg/日适用于不能耐受前两种药物的患者,但疗效相对较弱。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2. 局部外用治疗
10%碘化钾溶液湿敷可抑制真菌生长,每日3次,每次20分钟。2%酮康唑乳膏涂抹患处,配合口服药使用效果更佳。对于局限性皮损,可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每周1次,连续4-6次。局部治疗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3. 手术治疗
对于形成脓肿或窦道的病例,需手术切开引流。顽固性皮肤损害可进行病灶切除术,范围需超出皮损边缘0.5cm。术后需继续抗真菌治疗2-4周预防复发。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建议住院进行静脉给药治疗。
孢子丝菌病需坚持足疗程治疗,避免自行停药。治疗期间注意增强免疫力,保持患处清洁。出现发热、皮损扩散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接触土壤或植物时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