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诊断方法是什么?胃癌应该怎么治疗?

胃癌可通过胃镜检查、组织活检、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诊断,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切除、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胃癌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疼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早期胃癌可能仅表现为黏膜色泽改变或微小隆起,进展期胃癌可见溃疡型、肿块型等典型表现。检查前需禁食,检查过程中可能引起轻微不适,但一般耐受良好。
通过胃镜获取可疑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肿瘤性质、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活检标本需经过固定、包埋、切片、染色等处理流程,病理报告将提供腺癌、印戒细胞癌等分型信息,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腹部增强CT可评估肿瘤大小、周围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胸部CT排除肺转移,超声内镜有助于判断肿瘤浸润深度。PET-CT对远处转移检测灵敏度较高,骨扫描用于排查骨转移,这些检查共同构成肿瘤分期的基础。
早期胃癌可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进展期需根据肿瘤位置选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全胃切除术等。手术需清扫区域淋巴结,必要时联合脾脏或周围器官切除。术后可能出现倾倒综合征、贫血等并发症,需长期营养支持。
中晚期胃癌常采用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后手术,术后辅助化疗降低复发风险。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适用于HER2阳性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微卫星不稳定型有效。放疗多用于局部进展或姑息止痛,治疗方案需多学科讨论制定。
胃癌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胃肠负担。术后需定期复查胃镜和肿瘤标志物,监测复发迹象。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恢复体力,心理疏导可改善生活质量。出现呕血、黑便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