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慢是什么原因会造成什么后果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21次浏览

关键词: #心跳

心跳过慢(低于60次/分钟)可能由生理因素、药物作用或心脏疾病引起,严重时可导致晕厥、心力衰竭。常见原因包括运动心脏甲状腺功能减退、窦房结病变等,需根据病因选择观察、药物或起搏器治疗。

1. 生理性原因

长期运动人群如运动员,静息心率可低至40-50次/分钟,这是心脏功能强大的表现,不会产生不良后果。睡眠状态下心率自然减慢也属正常现象,无需特殊处理。

2. 药物因素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地高辛等药物会直接降低心率。服用这些药物需定期监测心率,当心率低于50次/分钟或出现头晕症状时,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剂量。

3. 病理性原因

甲状腺功能减退会降低新陈代谢,导致心率减慢,伴随怕冷、体重增加等症状,需补充甲状腺激素。窦房结功能异常或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传导系统疾病,可能引发突发晕厥,心电图检查可确诊,严重者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4. 继发性疾病影响

心肌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后期可能损伤传导系统。颅内压增高、高钾血症等全身性疾病也会抑制心跳,这类情况需优先治疗原发病。

心跳过慢可能引发脑供血不足,表现为头晕、眼前发黑,严重时出现晕厥跌倒。长期心率过缓会加重心脏负担,最终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日常可自测脉搏,若清醒状态下持续低于50次/分钟或伴随不适症状,应立即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起搏器植入是目前治疗严重心动过缓最有效的方法,现代起搏器体积仅硬币大小,手术风险可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