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肌肉拉伤的原因有哪些

关键词: #肌肉
关键词: #肌肉
肌肉拉伤的直接原因是肌肉过度拉伸或突然收缩超出承受范围,常见于运动损伤、外力牵拉或姿势不当。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生理状态、外伤及病理变化均可能诱发。
1. 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胶原蛋白合成异常或肌肉弹性基因缺陷,天生容易发生软组织损伤。这类患者需加强运动前热身,避免爆发性动作,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
2. 环境因素
运动场地湿滑、装备不合规或气温过低会显著增加风险。冬季户外运动时肌肉黏滞性增加50%,建议选择防滑运动鞋,低温环境热身时间延长至15分钟。
3. 生理状态
疲劳状态下肌肉供血减少30%,电解质失衡时神经肌肉传导异常。连续运动超过1小时应补充含钠钾的运动饮料,睡眠不足时避免高强度训练。
4. 外力损伤
直接撞击或突然负重是急性拉伤主因。搬运重物时应保持脊柱中立位,健身时采用渐进式增重,建议杠铃深蹲初始重量不超过体重30%。
5. 病理因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降低痛觉预警,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肌肉修复。糖尿病患者需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甲减患者运动前应检测肌酸激酶水平。
预防需从运动防护、营养补充、医疗干预三方面着手。运动时佩戴肌效贴可降低23%拉伤风险,每日摄入1.6g/kg蛋白质有助于肌肉修复,反复拉伤者需进行MRI排除肌腱病变。出现持续肿胀或皮下淤血超过3天应立即就医,排除肌肉完全断裂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