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羊水及其内容物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的急性综合征,致死率高。主要与子宫收缩过强、胎盘异常、血管损伤等因素相关,需紧急医疗干预。
1. 子宫收缩异常
强烈宫缩可能促使羊水通过子宫静脉窦进入母体循环。临床常见于缩宫素使用不当或自然宫缩过频,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低血压。处理需立即停用缩宫剂,给予硫酸镁抑制宫缩。
2. 胎盘屏障破坏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情况导致胎盘附着处血管破裂。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渗血时,羊水成分易混入血液循环。预防重点在于规范手术操作,高危孕妇建议提前备血。
3. 母体血管通透性改变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管内皮受损,羊水中的胎脂、胎粪等物质更易触发炎症反应。这类孕妇分娩时应持续监测氧饱和度,备好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
4. 胎膜早破合并感染
破膜时间超过24小时可能增加羊水栓塞风险。绒毛膜羊膜炎会释放炎性介质,加剧机体对羊水成分的过敏样反应。处理需联合使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
5. 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
少数病例存在抗凝血酶III缺乏等遗传问题,羊水进入血液后更易诱发DIC。建议有家族史者孕前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分娩时避免使用促凝血药物。
羊水栓塞虽罕见但极其凶险,关键在于早期识别与多学科协作抢救。孕妇出现寒战、呛咳、意识改变等前驱症状时,需立即启动急救流程,包括维持循环、纠正凝血障碍、必要时实施子宫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