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是什么病,能治愈吗

血液内科编辑 医言小筑
47次浏览

关键词: #败血症 #治愈

败血症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时规范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关键因素包括早期识别、合理抗生素使用及器官功能支持。

1. 败血症的发病机制

病原体通过伤口、呼吸道泌尿系统等途径侵入血液,释放毒素激活免疫系统,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糖尿病、肿瘤等基础疾病患者更易发生免疫失衡,增加感染风险。

2. 临床诊断标准

体温超过38℃或低于36℃,心率>90次/分,呼吸频率>20次/分为典型三联征。血培养阳性可确诊,降钙素原检测有助于早期判断。重症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器官衰竭表现,需立即进入ICU监护。

3. 规范治疗方案

抗生素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如万古霉素针对革兰阳性菌,美罗培南覆盖耐药菌。液体复苏每日需维持3000-4000ml晶体液,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可改善微循环。血液净化能有效清除炎症因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适用合并肾衰者。

4. 预后影响因素

治疗时机至关重要,发病6小时内使用抗生素可降低30%死亡率。老年患者及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碍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约50%。康复期需监测C反应蛋白等指标,预防复发。

败血症的治愈取决于医疗干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现代医学手段可使轻中度患者完全康复。高危人群应重视伤口护理和慢性病管理,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规范治疗后需进行3-6个月免疫功能评估,通过适度运动和有氧训练促进机体恢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