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的起因是什么引起的

关键词: #尿毒症
关键词: #尿毒症
尿毒症可能由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原因引起。
1、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尿毒症最常见的原发性病因,表现为肾小球滤过膜长期炎症损伤,导致蛋白质和红细胞漏出。病情进展缓慢但不可逆,晚期出现肾小球硬化。控制血压和蛋白尿可延缓进展,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
2、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高滤过和微血管病变,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逐渐进展至大量蛋白尿。严格的血糖血压控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延缓病程,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3、高血压肾损害:
持续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硬化,肾实质缺血性萎缩。早期表现为夜尿增多,后期出现血肌酐升高。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可保护肾功能,恶性高血压可在数月内导致尿毒症。
4、多囊肾:
遗传性多囊肾病表现为双肾多发囊肿进行性增大,压迫正常肾组织。常伴肝囊肿和颅内动脉瘤,约50%患者在60岁前进入尿毒症期。囊肿减压手术可短期缓解症状,最终需肾脏替代治疗。
5、梗阻性肾病:
尿路结石、肿瘤或前列腺增生导致尿流受阻,引起肾盂积水和肾实质萎缩。及时解除梗阻可恢复部分肾功能,慢性完全性梗阻超过6周会造成不可逆损伤。双侧梗阻可急性导致尿毒症。
预防尿毒症需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监测肾功能。糖尿病患者每年检查尿微量白蛋白,高血压患者维持血压达标。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出现不明原因乏力、食欲减退、夜尿增多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已确诊慢性肾脏病患者需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限制高钾高磷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