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道疾病以流感为主

急性呼吸道疾病以流感为主,主要病原体包括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其他常见病因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腺病毒感染。流感典型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咽痛,部分患者伴随呕吐腹泻。
1、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主要致病源,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侵入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病毒复制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升高,出现持续3-5天的39℃以上高热。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可阻断病毒释放。
2、副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1-4型常见于儿童哮吼症,成人感染多表现为声嘶、犬吠样咳嗽。病毒侵袭喉部黏膜引发局部水肿,严重时可导致喉梗阻。治疗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减轻气道炎症,重症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3、鼻病毒感染:
鼻病毒是普通感冒主要病原体,引起鼻塞流涕、喷嚏等卡他症状。病毒在33℃鼻咽部黏膜繁殖,较少引发高热。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对症处理可使用伪麻黄碱缓解鼻充血,苯海拉明减少分泌物。
4、呼吸道合胞病毒:
该病毒易导致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特征为喘息、呼吸急促。病毒破坏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引发黏液栓塞,胸部听诊闻及哮鸣音。利巴韦林雾化适用于重症病例,轻症通过吸氧和补液治疗。
5、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7型常引起咽结膜热,表现为咽痛、结膜充血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病毒通过眼结膜或呼吸道传播,儿童易发生暴发流行。西多福韦可用于免疫缺陷患者,普通患者主要采取退热和眼部冷敷。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草莓等水果。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建议接种四价流感疫苗预防季节性流行,在病毒活跃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居家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