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治疗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障碍性贫血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障碍性贫血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通过免疫抑制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治疗、雄激素治疗、中医辅助治疗等方式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通常由免疫异常、药物或化学物质损伤、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电离辐射等原因引起。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环孢素是常用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异常免疫反应改善造血功能。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及感染风险,严重病例需联合用药。该疗法适用于无合适供体的中重度患者,起效时间约3-6个月。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年轻重症患者的首选方案,需进行HLA配型。移植前需大剂量放化疗清除异常免疫,术后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风险。5年生存率可达60%-80%,但年龄超过40岁者并发症风险显著增加。
包括成分输血控制贫血出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提升中性粒细胞,预防性抗感染等措施。需严格监测输血相关铁过载,必要时进行去铁治疗。血小板低于20×10⁹/L时需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司坦唑醇等蛋白同化激素可刺激残存造血干细胞增殖,多用于老年或轻症患者。需注意肝功能损害、男性化等副作用,治疗有效率约30%-50%。通常需持续用药6个月以上评估疗效。
复方皂矾丸等中成药具有补肾填精功效,可配合西医治疗改善症状。针灸选取足三里、关元等穴位调节免疫功能。中药调理需避开西药服用时间,避免影响药物吸收。
患者需保持高蛋白、高铁饮食如瘦肉猪肝,避免生冷刺激食物。居住环境定期消毒,外出佩戴口罩预防感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避免剧烈活动引发出血。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每月复查血常规监测疗效。出现发热、皮下瘀斑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