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半夏和半夏的区别是什么

清半夏和半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炮制方法、药性特点及临床应用三个方面。清半夏是半夏经白矾炮制后的加工品,毒性降低且化痰作用增强;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生用有毒但止呕效果显著。
清半夏采用白矾浸泡炮制,其刺激性成分草酸钙针晶被大量分解,毒性较生半夏降低约70%。半夏则分为生半夏、法半夏等多种炮制品,生半夏直接干燥后毒性最强,多外用;法半夏经甘草石灰水炮制后长于燥湿化痰。
清半夏化痰止咳作用突出,尤其适用于痰多黏稠、咳喘胸闷症状。生半夏降逆止呕效果更显著,传统用于妊娠呕吐及化疗后呕吐,但需严格配伍生姜减毒。
清半夏经炮制后对口腔黏膜刺激明显减轻,常规用量3-9克相对安全。生半夏接触黏膜可致肿胀麻木,内服需先煎30分钟以上,临床用量严格控制在3-6克。
清半夏可与贝母、瓜蒌等化痰药同用,但不宜与川乌同用。生半夏禁忌更多,避免与附子、白蔹配伍,阴虚燥咳者禁用,孕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清半夏多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生半夏在肿瘤辅助治疗中应用较多,其止呕成分可通过阻断5-HT3受体发挥作用,但需配合解毒药物使用。
使用半夏类药材需注意:清半夏宜饭后服用减少胃部不适,可配伍茯苓、陈皮增强健脾化痰之效;生半夏必须久煎并监测口唇麻木感。日常食疗可搭配生姜粥缓解半夏刺激性,避免与辛辣食物同食。两类药材均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过敏体质者初次服用应观察是否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