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肝炎与肝衰竭是一回事吗

关键词: #肝炎
关键词: #肝炎
重度肝炎与肝衰竭不是同一概念,前者是肝脏炎症的严重阶段,后者是肝功能全面失代偿的终末状态。两者区别主要体现于病程阶段、临床表现、病理机制、预后差异及干预措施五个方面。
重度肝炎属于肝炎进展过程中的严重炎症反应期,表现为肝细胞大面积坏死但残留部分代偿功能;肝衰竭则已进入肝功能完全失代偿阶段,合成、代谢、解毒等功能丧失,常伴随多器官衰竭。从病程演变看,重度肝炎可能发展为肝衰竭,但并非必然结果。
重度肝炎患者可出现显著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和腹水,但意识状态相对稳定;肝衰竭患者除上述症状外,必然出现肝性脑病、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等危象。临床检测中,肝衰竭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超过1.5且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17.1μmol/L更具特征性。
重度肝炎的病理基础以肝细胞水肿、点状坏死为主,炎症因子风暴是主要驱动因素;肝衰竭则呈现大块或亚大块坏死,肝小叶结构塌陷,再生结节无法形成。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病因在肝衰竭阶段往往已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重度肝炎通过积极治疗有望逆转,病死率约10%-30%;肝衰竭自然病程病死率高达70%-90%,需依赖人工肝或肝移植维持生命。预后评估系统中,肝衰竭患者MELD评分通常超过30分,显著高于重度肝炎患者。
重度肝炎以病因治疗(如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冲击为主;肝衰竭需采取血浆置换、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等血液净化技术,必要时进行肝移植评估。营养支持方案中,肝衰竭患者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至每日0.5g/kg以下。
对于存在慢性肝病基础的患者,建议每3-6个月监测肝功能、甲胎蛋白及肝脏超声,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饮食需保证每日30-35kcal/kg热量摄入,优先选择支链氨基酸配方营养粉。运动方面推荐每周15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但肝硬化患者应避免增加腹压的卷腹运动。出现食欲减退、尿色加深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排查肝功能恶化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