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如何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通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抗生素治疗、中医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病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刺激、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
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发热期间可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咽喉疼痛时可含服淡盐水漱口。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粥类、汤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针对发热症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鼻塞可选用减充血剂如伪麻黄碱,咳嗽明显者可服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咽部肿痛可使用含片缓解,但需注意药物成分过敏情况。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确诊流感病毒感染时,应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考虑使用更昔洛韦等广谱抗病毒药物。使用抗病毒药物需监测肝功能等指标,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合并细菌感染时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链球菌感染,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支原体感染。使用抗生素需完成规定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
风寒型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风热型适用银翘散。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对病毒性感染有一定疗效。针灸选取大椎、风池等穴位可缓解症状。中药使用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应保持适度运动如八段锦、散步等增强体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及深绿色蔬菜。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受凉和过度疲劳。戒烟限酒,冬季注意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如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