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破裂很危险吗 肝破裂存在3大风险性

肝破裂属于急危重症,主要风险包括失血性休克、胆汁性腹膜炎、继发感染三大致命并发症。
肝脏血供丰富,破裂后每小时失血量可达800毫升以上。急性大量出血会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表现为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需立即通过输血、血管介入栓塞或手术止血等措施抢救,延误治疗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
肝内胆管破裂会使胆汁渗入腹腔,强碱性胆汁腐蚀腹膜可导致剧烈腹痛、板状腹、高热等腹膜炎体征。胆汁中的细菌还可能引起腹腔脓肿,需急诊手术清理腹腔并修复胆管,术后需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
肝脏富含血管和胆管系统,破裂后创面易受肠道菌群侵袭。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菌,可能引发肝脓肿、败血症等严重感染。需进行血培养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必要时行经皮肝穿刺引流。
肝破裂患者康复期需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增加腹压动作。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鱼汤、蒸蛋等促进肝细胞修复,逐步过渡到低脂软食。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和床上肢体活动,3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观察愈合情况。出现发热、腹痛加重等症状需立即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