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综合症发病原因是什么

慢性肾炎综合症可能由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肾病等原因引起。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慢性肾炎综合症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微小病变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类型。这类疾病主要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同时需控制血压和蛋白尿。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内高压状态,引起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患者通常有多年高血压病史,伴随夜尿增多、微量白蛋白尿等表现。治疗关键在于严格控制血压,常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
糖尿病引起的代谢紊乱可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扩张,是慢性肾炎综合症的重要病因。患者多有10年以上糖尿病史,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可出现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下降。治疗需综合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使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可延缓病情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肾脏,引发免疫复合物沉积和炎症反应。这类患者除肾脏表现外,常伴有发热、关节痛、皮疹等全身症状。治疗需根据疾病活动度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严重病例可能需血浆置换。
多囊肾、Alport综合征等遗传性肾病可逐渐进展为慢性肾炎综合症。这类疾病多有家族史,常在青少年时期出现血尿、蛋白尿,随年龄增长肾功能逐渐恶化。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以控制并发症和保护残余肾功能为主,终末期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
慢性肾炎综合症患者日常需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蛋白质以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冬季注意保暖预防感染,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戒烟限酒,适当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