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拔管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胸腔闭式引流拔管后需注意伤口护理、活动限制、感染观察、呼吸训练及复查随访。主要注意事项包括引流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监测体温变化、进行深呼吸锻炼以及按时返院检查。
拔管后24小时内需保持敷料干燥清洁,避免沾水或污染。每日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出现红肿热痛或脓性分泌物,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更换敷料时应使用无菌操作,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医用敷贴。术后一周内禁止盆浴或游泳,淋浴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
拔管后3天内避免提重物及上肢大幅度运动,防止伤口裂开或皮下气肿。可进行慢走等低强度活动,但需避免突然弯腰、扭转胸部等动作。睡眠时建议健侧卧位,减轻术侧压力。两周内禁止剧烈运动如跑步、游泳,待复查确认肺复张良好后再逐步恢复运动量。
每日监测体温变化,持续超过37.3℃需警惕感染。观察伤口周围皮肤是否出现发红、肿胀、按压痛等炎症表现。若出现咳嗽加重、咳黄脓痰或再次胸痛,可能提示肺部感染或胸腔积液复发。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及胸部影像学检查。
拔管后应坚持腹式呼吸训练,每日3次,每次10分钟,促进肺复张。可配合吹气球训练增加肺活量,但需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气胸复发。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减轻疼痛,有痰液应及时咳出。吸烟患者必须严格戒烟,减少呼吸道刺激。
术后1周需复查胸片评估肺复张情况,之后根据医生建议定期随访。若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加重或皮下握雪感应立即急诊。长期随访中需关注有无胸膜增厚、粘连等并发症,慢性肺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饮食方面需保证高蛋白、高维生素摄入,如鱼肉、鸡蛋、新鲜果蔬等,促进组织修复。可适当食用银耳、百合等润肺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每天保持适量散步,以不引起气促为度。保持环境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夜间睡眠可垫高床头30度,减少胸腔压力。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增加胸内压。心理上需消除对拔管后的焦虑情绪,通过正念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