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小儿脑瘫表现了解多少呢?

小儿脑瘫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以及伴随症状。小儿脑瘫的表现主要有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增高或降低、异常姿势、原始反射持续存在以及伴随智力障碍或癫痫等。
患儿在抬头、翻身、坐立、爬行等运动发育里程碑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运动发育迟缓是脑瘫最早出现的表现之一,通常在半岁前即可观察到。这种迟缓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愈发明显,严重者可能终身无法独立行走。
约70%脑瘫患儿存在肌张力异常,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痉挛型)或降低(弛缓型)。肌张力增高时肢体僵硬,活动受限;肌张力降低时肢体松软无力。这种异常会影响患儿的自主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患儿常出现非对称性姿势、角弓反张、剪刀步态等异常姿势。这些姿势异常多由于大脑损伤导致的中枢性运动控制障碍引起,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固定化,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来改善。
正常儿童会随年龄增长而消失的原始反射,如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在脑瘫患儿中可能持续存在。这些反射的持续存在会干扰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是诊断脑瘫的重要依据之一。
约半数脑瘫患儿伴有智力障碍、语言障碍、视觉或听觉障碍等。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癫痫发作,这些伴随症状会进一步加重患儿的功能障碍,需要在康复治疗中予以特别关注。
对于脑瘫患儿的日常护理,建议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饮食方面应注意营养均衡,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以促进肌肉发育,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果。运动方面应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功能训练,如Bobath疗法、Vojta疗法等。家庭环境中应消除安全隐患,为患儿提供必要的辅助器具。同时要重视心理疏导,帮助患儿建立自信,家长也要保持积极心态,配合长期康复治疗。定期随访评估发育状况,及时调整康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