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影像成白色雾状是什么病

肺部影像呈现白色雾状可能由肺炎、肺水肿、间质性肺病、肺泡蛋白沉积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引起。白色雾状影通常提示肺部存在渗出性病变或间质异常,需结合临床症状与其他检查进一步鉴别诊断。
肺部感染导致炎性渗出物填充肺泡时,影像学可表现为斑片状或弥漫性白色雾状影。细菌性肺炎常见链球菌感染,病毒性肺炎多见于流感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患者多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感染症状,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或抗病毒治疗,重症需住院静脉用药。
心源性或非心源性因素引起肺血管内液体渗入肺泡和间质,X线表现为双侧肺门蝴蝶状模糊影。急性左心衰竭是常见病因,患者突发呼吸困难、粉红色泡沫痰,需紧急利尿、强心治疗。高原性肺水肿或中毒性肺水肿则需氧疗与病因处理。
特发性肺纤维化或结缔组织病累及肺部时,CT显示磨玻璃样改变伴网格状影。这类疾病与自身免疫异常或环境暴露有关,表现为进行性气短、干咳。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可延缓进展,晚期需肺移植评估。
罕见病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代谢异常,CT可见地图样分布的白色雾状影。患者活动后气促明显,全肺灌洗是有效治疗手段,部分病例需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替代治疗。
严重感染、创伤等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双肺弥漫性白色实变影。患者出现顽固性低氧血症,需机械通气支持并治疗原发病。病死率高,存活者可能遗留肺功能损害。
发现肺部白色雾状影应避免吸烟及接触粉尘,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宜清淡富含蛋白质,如鱼肉、豆制品,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但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咯血、持续发热或血氧下降,需立即急诊处理。定期复查影像评估病变变化,部分慢性疾病需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