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包炎如何护理 正确护理控制急性心包炎发作

急性心包炎可通过体位调整、疼痛管理、感染控制、心功能监测、药物规范使用等方式护理。护理重点在于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并促进心包修复。
患者需采取半卧位或前倾坐位减轻心脏压迫感,避免平躺加重呼吸困难。日常活动应限制剧烈运动,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睡眠时垫高床头30度,使用多个枕头支撑背部以保持舒适体位。
心前区锐痛是典型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炎症性疼痛。避免突然变换体位或深呼吸动作,咳嗽时用手按压胸壁减轻震动。局部热敷或冷敷需根据疼痛性质选择,合并发热时禁用热疗。
病毒或细菌感染是常见诱因,需严格执行手卫生及呼吸道隔离措施。每日监测体温变化,出现持续高热需警惕化脓性心包炎。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后使用生理盐水漱口预防继发感染。
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观察颈静脉怒张和下肢水肿情况。记录24小时出入量,控制钠盐摄入在3克/日以内。出现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等心包填塞征象时需立即就医。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顽固性心包积液,需严格遵循剂量递减原则。秋水仙碱可预防复发,用药期间监测白细胞和肝功能。禁用抗凝药物以防心包出血,合并房颤者需评估血栓风险。
急性心包炎恢复期需保持低盐高蛋白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适量摄入鱼肉、鸡蛋白等优质蛋白。可进行缓步走、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心率控制在静息状态20次/分以内。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戒烟限酒减少心包刺激。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观察2周内有无复发征象。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家属应学习识别呼吸困难加重等危急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