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流鼻血、吐血是怎么回事

孩子流鼻血、吐血可能由鼻腔黏膜损伤、呼吸道感染、血液系统疾病、消化道出血、外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抗感染治疗、血液检查、内镜检查、外科处理等方式干预。
干燥气候或机械性刺激导致鼻腔毛细血管破裂,表现为单侧鼻腔出血。使用生理盐水喷雾保持湿润,出血时让孩子坐位前倾,捏住鼻翼压迫10分钟。反复出血需排除过敏性鼻炎或凝血功能障碍。
急性鼻窦炎或扁桃体炎可能引发黏膜充血出血,伴随发热、咳嗽。病毒感染多见,需进行血常规鉴别细菌感染。对症使用布洛芬退热,细菌性感染需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血友病可能导致异常出血,常见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需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急性发作期输注血小板或凝血因子,长期需免疫抑制剂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或胃溃疡出血经呕吐排出,呕血常呈咖啡渣样。紧急处理需禁食并静脉补液,胃镜检查明确出血点,必要时行内镜下止血或手术结扎。
鼻部撞击或误吞尖锐异物可造成联合损伤,多伴有局部肿胀疼痛。鼻腔外伤需影像学排除骨折,消化道异物需急诊内镜取出,严重肝脾破裂需紧急手术修复。
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饮食选择温凉流质如米汤、藕粉,补充维生素C增强血管韧性。观察出血频率和量,记录伴随症状,突发大量出血或出现面色苍白、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学龄儿童应避免剧烈运动碰撞,定期体检排查潜在血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