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红肿疼痛是什么原因

关键词: #疼痛
关键词: #疼痛
脚后跟红肿疼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痛风性关节炎、跟骨骨刺或外伤等原因引起。
足底筋膜是连接脚跟和脚趾的厚韧带组织,过度使用或长期负重可能导致其发炎。典型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明显,活动后减轻但久站加重。可通过冰敷、足弓支撑垫及拉伸训练缓解,严重时需局部注射治疗。
跟腱连接小腿肌肉与跟骨,运动过量或突然增加训练强度易引发炎症。疼痛多位于脚跟后方,伴随局部发热肿胀。建议采用休息、离心训练和超声波治疗,慢性患者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疗法。
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引发急性炎症,常于夜间突发剧烈疼痛伴皮肤发亮。可能与高嘌呤饮食、饮酒或代谢异常有关。需通过降尿酸药物控制,发作期可用秋水仙碱缓解症状。
长期筋膜牵拉导致跟骨边缘骨质增生,行走时骨刺压迫周围组织产生疼痛。X线检查可确诊,初期选择矫形鞋垫缓冲压力,顽固性疼痛需考虑骨刺切除术。
跟骨挫伤、骨折或皮肤感染均可导致红肿疼痛。外伤史明确者需排除跟骨应力性骨折,糖尿病患者的足跟溃疡可能继发蜂窝组织炎,需紧急抗感染治疗。
日常应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鞋子,避免赤脚行走;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急性期可每日冰敷3-4次,每次15分钟。建议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训练:面向墙壁双手扶墙,患腿后伸保持脚跟贴地,维持30秒重复5组。若红肿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需排除感染性关节炎等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