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踝外侧软骨损伤的症状有哪些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外踝外侧软骨损伤的症状主要有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关节弹响、关节不稳等。
外踝外侧软骨损伤后,患者常感到局部持续性钝痛或刺痛,尤其在负重行走、上下楼梯或踝关节扭转时疼痛加剧。疼痛多集中在踝关节外侧,可能向足部放射,休息时疼痛可暂时缓解。
损伤后24小时内会出现局部软组织肿胀,皮肤温度可能升高。肿胀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严重者可见明显隆起,可能伴随皮下淤血。慢性损伤者可能出现反复性水肿。
由于疼痛和肿胀,踝关节背屈和跖屈活动范围明显减小。患者常表现为跛行步态,无法完成踮脚尖或下蹲动作。长期活动受限可能导致关节周围肌肉萎缩。
软骨碎片在关节腔内移动时会产生弹响感,尤其在踝关节旋转活动中明显。这种机械性症状多伴随疼痛,提示存在关节面不匹配或游离体形成。
严重软骨损伤会导致踝关节稳定性下降,患者常主诉"打软腿"或"容易崴脚"。这种不稳感在凹凸不平路面行走时尤为明显,可能继发反复踝关节扭伤。
建议患者避免剧烈运动,选择平底鞋提供支撑,可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如提踵练习。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软骨修复,适量摄入深海鱼类获取omega-3脂肪酸。急性期可采用RICE原则处理,慢性期建议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必要时使用护踝器具保护。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影响日常生活,需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