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有何区别

类风湿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受累关节、伴随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等方面。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因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关节滑膜导致炎症;强直性脊柱炎则与遗传基因HLA-B27高度相关,属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
类风湿关节炎多累及手指、腕部等小关节,呈对称性分布;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后期可能出现脊柱竹节样改变,外周关节如髋、膝等大关节也可受累但不对称。
类风湿关节炎常伴随晨僵超过1小时、类风湿结节及肺间质病变;强直性脊柱炎典型表现为夜间腰背痛、晨僵活动后缓解,可能合并虹膜睫状体炎或肠道炎症。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多呈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阳性率达90%以上,但类风湿因子通常阴性,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可能升高。
类风湿关节炎X线可见关节边缘骨质侵蚀、关节间隙狭窄;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模糊,晚期出现脊柱韧带钙化形成竹节样改变,椎体方形变是其典型特征。
两类疾病均需长期规范治疗,建议保持适度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避免关节僵硬。饮食上增加深海鱼、坚果等抗炎食物摄入,戒烟并控制体重可延缓病情进展。定期监测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或视力异常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