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什么病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15次浏览

关键词: #心内膜炎 #感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袭心脏内膜或瓣膜引起的炎症性疾病,主要与心脏结构异常、侵入性医疗操作、免疫低下、口腔感染、静脉药物滥用等因素有关。

1、心脏结构异常:

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存在缺损或瓣膜病变,血流异常易导致病原体滞留。这类患者需定期超声检查,必要时通过瓣膜修复手术降低感染风险。

2、侵入性医疗操作:

拔牙、内镜检查等可能造成短暂菌血症的操作未规范使用抗生素预防时,病原体可经血液循环侵袭心内膜。高风险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免疫低下状态:

糖尿病、艾滋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防御功能减弱,难以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控制基础疾病和增强免疫力是关键预防措施。

4、口腔感染病灶:

龋齿、牙周炎等慢性感染灶中的链球菌可能随日常咀嚼进入血液。表现为反复低热、牙齿松动,需彻底治疗口腔疾病并加强口腔卫生。

5、静脉药物滥用:

不洁注射器具直接将病原体注入血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见。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瘀点、奥斯勒结节等栓塞表现,需严格戒毒并接受抗感染治疗。

日常需保持适度运动增强心肺功能,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促进组织修复,避免生冷食物。出现持续发热、乏力、新发心脏杂音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恢复期患者需遵医嘱完成4-6周抗生素疗程,定期复查血培养和心脏超声评估疗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