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与冠脉搭桥

冠心病介入治疗与冠脉搭桥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两种主要方式,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方法,冠脉搭桥则通过血管旁路移植改善心肌供血。两种治疗方式的选择需根据血管病变程度、患者基础状况等因素综合评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导管技术疏通狭窄血管,创伤小且恢复快。球囊扩张术可暂时扩张血管,药物涂层支架能抑制内膜增生。该方法适用于单支或局限病变,但存在支架内再狭窄风险,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取患者自身血管建立血流旁路,能实现完全血运重建。乳内动脉作为桥血管远期通畅率较高,适用于多支弥漫性病变或左主干病变。手术需开胸且恢复期较长,但血流通畅持续时间更久。
介入治疗更适合血管狭窄程度70%以下的局限性病变,而搭桥手术对糖尿病合并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更具优势。血管钙化严重或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搭桥手术的血运重建效果更为彻底。
介入治疗可能出现血管夹层、支架血栓等并发症,搭桥手术存在围术期心肌梗死、胸骨感染等风险。高龄或合并肺部疾病患者更需评估手术耐受性,肾功能不全者需警惕造影剂肾病。
两种术后均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介入治疗患者重点监测支架内血栓,搭桥患者需关注桥血管通畅度。他汀类药物需长期服用以稳定斑块,合并房颤患者需评估抗凝治疗必要性。
冠心病患者术后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优先选择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体重指数建议维持在18.5-23.9之间。定期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支架术后1年内每3个月需进行心电图检查,搭桥患者每年应完成冠状动脉CT评估桥血管状况。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