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灼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气道灼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咳嗽、呼吸困难以及黏膜损伤。
气道灼伤后,咽喉部黏膜受到刺激或损伤,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疼痛程度与灼伤严重性相关,轻者表现为吞咽不适,重者可能出现剧烈疼痛影响进食。早期可表现为烧灼感,随着炎症反应加重,疼痛会持续加剧。
声带及周围组织受热力或化学物质损伤后,会出现充血水肿,导致发声时声带振动异常。轻者表现为声音低沉,重者可完全失声。这一症状通常在灼伤后数小时内出现,并可能伴随咽喉部异物感。
气道黏膜受刺激后会产生保护性咳嗽反射。早期多为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咳痰,严重者痰中带血。咳嗽程度与灼伤范围相关,广泛气道损伤时咳嗽剧烈且持续,可能伴有胸骨后疼痛。
气道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或支气管痉挛均可导致呼吸困难。轻者仅在活动时感觉气促,重者可出现明显喘息、呼吸频率加快。严重灼伤可能导致上呼吸道梗阻,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口腔及咽喉部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伪膜形成。严重者可出现黏膜苍白、坏死等表现。损伤范围可从口腔延续至气管支气管,内镜检查可见各级气道黏膜不同程度的烧伤改变。
气道灼伤患者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说话减少声带刺激。保持环境空气湿润有助于缓解症状,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加重黏膜损伤。适当抬高床头有助于改善呼吸状况,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及深度变化。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防止发生气道梗阻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恢复期应定期复查肺功能,评估气道损伤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