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感染性休克的抢救流程是什么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感染性休克的抢救流程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卢成瑜
卢成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感染性休克的抢救流程应争分夺秒,核心在于恢复血液循环、控制感染以及保护重要器官功能。基本流程包括早期补液复苏、抗感染治疗和重要器官支持。
1、早期补液复苏
感染性休克导致的低血压和组织灌注不足,需要迅速补液以恢复循环容量。可优先选择晶体液如平衡液或生理盐水,推荐在首小时内迅速给予30 ml/kg的液体量,以确保器官血流。若补液效果不佳,可根据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乳酸水平等指标调整输液量或考虑使用升压药如去甲肾上腺素。
2、抗感染治疗
明确感染源是关键,治疗需在发病初期展开。抢救第一步是尽快采集患者的血液、尿液等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早期、足量地使用广谱抗生素覆盖可能的病原菌。一旦病原学检测结果明确,应调整为敏感的窄谱抗生素。同时,若感染源为脓肿、坏死组织或感染性装置如导管感染,则需尽快进行手术引流或病灶清除。
3、器官功能支持
为了防止器官衰竭,需要进行综合干预。例如,肺功能不全时,可应用无创通气或机械通气;肾功能受损时,可启动肾脏替代疗法如透析;对于不能自行维持血压的患者,在补液复苏后可使用升压药配合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需密切监测体温、尿量、动脉血气指标等,注意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
在面对感染性休克时,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快速启动抢救流程,并结合补液、抗感染、器官支持等针对性干预,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抢救成功率。如有感染性休克症状,应立即就医,让专业医疗团队介入处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开放性颅脑损伤严重吗

开放性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疾病,可能导致生命危险或长期功能障碍。其严重程度取决于损伤部位、范围和是否伴随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治疗包括紧急处理、手术修复和长期康复。 1、出血风险:开放性颅脑损伤常伴随颅内或颅外出血,可能导致脑组织受压或功能障碍。紧急处理包括止血、输血和监测生命体征。手术治疗如开颅减压术可用于清除血肿和修复损伤组织。 2、感染风险:开放性伤口易受细菌感染,可能引发脑膜炎或脑脓肿。预防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同时彻底清创和缝合伤口。 3、神经损伤:损伤可能直接破坏脑组织或神经纤维,导致运动、感觉或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认知训练,以促进功能恢复。 4、颅内压增高:损伤后可能出现脑水肿或出血,导致颅内压增高,危及生命。治疗包括使用甘露醇250ml静脉注射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进行开颅减压术。 5、长期后遗症:部分患者可能遗留癫痫、偏瘫或认知障碍等后遗症。长期管理需定期复查、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以改善生活质量。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护理需注重饮食调理、适度运动和伤口护理。饮食应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如鸡蛋、鱼肉和新鲜蔬菜,以促进组织修复。运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剧烈活动。伤口护理需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预防感染。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