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性眩晕可以手术吗 2种手术可治疗位置性眩晕

位置性眩晕可通过半规管阻塞术、后壶腹神经切断术两种手术治疗。位置性眩晕通常由耳石脱落、内淋巴循环障碍、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头部外伤等因素引起。
该手术通过骨蜡封闭患侧半规管,阻止耳石颗粒异常移动。适用于顽固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术后需保持头部制动48小时,并发症包括听力下降和耳鸣。手术有效率约85%,术后3天内眩晕症状多可缓解。
手术切断支配后半规管的后壶腹神经支,阻断异常神经冲动传导。主要治疗难治性后半规管耳石症,术中需在显微镜下精准定位神经,术后可能出现短暂性平衡障碍。该手术对垂直旋转性眩晕效果显著,症状改善率可达90%。
位置性眩晕患者术后需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包括Brandt-Daroff习服练习和Cawthorne-Cooksey平衡训练。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食物,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建议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转头动作需缓慢分段完成。术后3个月内避免潜水、跳伞等气压剧烈变化活动,定期复查前庭功能检查。眩晕发作时可进行Epley复位法,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