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骨折了肿了又起疱怎么回事

急救知识编辑 医普观察员
10次浏览

关键词: #骨折

脚骨折后肿胀起疱可能由骨折局部出血、炎症反应、静脉回流受阻、皮肤受压摩擦、感染等因素引起,需通过制动固定、抬高患肢、药物消肿、水疱处理、抗感染等方式干预。

1、骨折局部出血:

骨折时骨膜及周围软组织血管破裂,血液和组织液渗出至皮下形成血肿,导致局部张力增高。早期需冰敷减少出血,后期可口服云南白药胶囊等活血化瘀药物促进吸收。

2、炎症反应:

骨折后机体释放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引发血管通透性增加,表现为红肿热痛。可服用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配合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缓解症状。

3、静脉回流受阻:

固定石膏或支具压迫可能影响静脉回流,淋巴液积聚形成张力性水疱。需调整外固定松紧度,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必要时穿刺抽吸疱液。

4、皮肤受压摩擦:

外固定器具长时间摩擦皮肤会导致表皮分离形成摩擦性水疱。应在骨突处加垫棉衬,小水疱可保留疱皮,大水疱需无菌操作下引流。

5、继发感染:

开放性骨折或水疱破溃后可能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现为疱液浑浊、周围皮肤发红。需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创面定期消毒换药。

康复期间需保证每日摄入500毫升牛奶或等量豆制品补充钙质,患肢避免负重行走但可进行足趾屈伸活动促进循环。肿胀明显时可食用冬瓜、薏仁等利水食材,水疱未愈前保持创面干燥清洁。若出现持续发热、脓性分泌物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复查X线排除骨髓炎等并发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